• 5阅读
  • 0回复

巴西华人协会会长谈一次回国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7-03-28

    巴西华人协会会长叶伦纷最近同记者谈三次回国观感如下:
    我1979年第一次回国,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颖超大姐的接见。那真是一生难忘的时刻。之后,又于1982年和1986年两次回国观光。国内的发展和变化使我高兴和自豪,但许多不正之风又使我不理解和生气。年轻人应该有礼貌
    文化大革命造成一些年轻人排外和自大,不懂礼貌。我在国内旅行时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年轻服务员。我不希望他们对华侨和外国人低声下气,但应该有礼貌。去年5月,我陪父母、岳父母和夫人回国,他们都是首次回国。老人家都70多岁了,想看看大陆,也就是这么一次机会。有一天,老人家想买件汗衫,我们到了友谊商店。我问服务员汗衫号码是否与国外一样。他拿出了一件48号的。我说,老人家喜欢穿宽大些的,同年轻人不一样。服务员竟大声嚷道:“我都能穿,他就不能穿?”我们从国外回去的人是接受不了这种态度的。老人和我太太都是首次回大陆,感到奇怪,不可思议。火车上的制度应该改
    我们在火车上也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我们一行六人从杭州坐火车到福州。到福州的前一个多小时,乘务员叫我们起来,说要整理床铺。老人家还在睡觉,我不同意这么早就整理。在国外那有不到站就赶旅客离开座位的事呢。顾客的票是买到福州的,就应该睡到福州。我说明道理,但乘务员却说:“你一到站屁股一拍就走了,我们怎么办?”我请他叫列车长来。列车长解释说,他们一到站就交班,一直习惯这样做。我说这样做不对,要改变这种习惯。在厦门机场受到刁难
    我们最后从厦门出境时,在机场遇到麻烦。厦门台湾联谊会一直把我们送到边防部队检查口。我们六人,四位老人拿的是台湾护照。不知为什么,年轻的边防人员问了许多。我们已在国内呆了一个多月,如果证件不符合规定,是不可能入境的。
    他们问老人在美国和巴西有没有居留证。我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我们现在到香港,你看到香港有无合法手续即可。到美国是我们到香港再办的手续,是香港机场的职责。这可惹怒了他们,闹得很厉害。
    我只好请四位老人先出去等候,我和夫人先检查。我们是巴西护照,手续是很清楚的。我顺利通过了,但夫人却被刁难。说她的入境签证印章不清楚,拿进去问站长。站长说没问题。回来也
    不向我夫人打个招呼,说明是否已通过,更不说声对不起之类的客气话,而是把护照丢到柜台上。我太太气极了,说你们简直是拿人开玩笑。年轻人跑过来说:“你认为我们罗嗦,下次就不要再来这里。”我听到这句话气得不能忍受,冲过去说:“邓小平都不敢说这句话,你敢这么讲!你对华侨就如此无礼!”
    我去见了站长。站长是有水平的。我向站长提了建议,希望改进工作。站长要我留张名片,我当然留给他。我说:“年轻人让我们下次不要再经过这里,我是中国人,不到这里到哪里!这是我的国家,我感情上受不了年轻人的这句话。”全国都要讲国语
    我曾向国内建议,全国都应讲国语。国民党在台湾推行国语就是做了好事,值得赞扬。
    外面来的人一进广州,就听到的是广东话,莫名其妙。
    中国所有海关口工作人员都应讲国语。台湾公共场所除非是台湾熟人,不认识的人一开口绝对讲国语,不会用台湾话交谈,不会使对方难堪。
    这一点我们大陆一定要迎头赶上。在全国学校都应该让学生讲国语。每个公民首先必须学好国语,这是公民的第一个义务。巴西这么大,就是一种语言,走到哪里都通。语言不统一,容易滋长地方主义。华侨并不都是富翁
    国内现在还有一种不正风气,就是伸手向国外亲友要东西。
    我看大陆人人都穿得起衣服,都能吃得饱。大陆许多人多年来有个错误看法,认为国外的华侨都是百万富翁。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的人在国外本来生活很困难,为了回国让亲友看得起,就打肿脸充胖子,给大陆亲友送东西,从国内返回后日子很难过。有的说,大陆亲友有要东西的习惯,别人回去送,我回去不送,脸无处摆,干脆不回去。
    还有的大陆亲友要求海外华侨寄钱接济他们。
    这种要求使侨胞不安。大陆人的生活还过得去,不应该这样做。
    政府应加强教育,提醒大陆人不要总向海外亲属伸手要东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