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美伊的幕后交易(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11-27

赌注越下越大
    此后,美国和伊朗的代表在欧洲又进行了若干次秘密接触和会谈。
    此时,美国领导层对是否继续同伊朗打交道出现了尖锐分歧。
    在今年一月召开的一次绝秘会议上,舒尔茨和温伯格强烈要求中止这项计划的实施。他们陈述的理由是:第一,伊朗人根本靠不住,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地为这项具有潜在爆炸性的计划保密;第二,该计划同政府大事宣传的、并要求其盟国照此办理的不与恐怖分子妥协的政策背道而驰;第三,打破对伊朗的武器禁运违反美国的既定政策。
    力主继续执行这项计划的人中有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麦克法兰和波因德克斯特。他们坚持说,同伊朗打交道是确保其余人质获释的唯一途径。
    据《华盛顿邮报》透露,当时两派意见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防止内部争论公开化,里根在会上表示赞成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的意见,并同意暂时停止同伊朗的接触。
    在此后数月中,人质家属不断指责里根政府没有为人质获释而竭尽全力,舆论也认为里根在人质问题上显得软弱无能。考虑到今年是中期选举年,搞不好会失去许多选票,里根遂决定恢复这项计划的实施。当然,里根认定伊朗政局正在出现某种重要变化也是促使他决心一赌到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里根绿灯一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牛仔们”闻风而动。于是,美伊之间又开始了一系列规模更大的交易。
    今年四月八日,伦敦市中心一家俱乐部会议室灯火通明。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波因德克斯特的安排下,这里正在举行由沙特阿拉伯实业界大亨阿德南·哈肖齐充当中间人、有伊朗和以色列代表参加的秘密会议。伊朗方面派了负责保安事务的官员马努切尔·戈尔巴尼萨尔出席,参加会议的以色列代表是前总理佩雷斯的反恐怖活动顾问阿米拉姆·尼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会议决定由以色列在近期内向伊朗出售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陶”式反坦克武器、“响尾蛇”导弹、“小牛”空对地导弹和隼式防空导弹,以及直升飞机和战斗机的零部件。
    不久,这些军事装备从以色列埃拉特港装船,经红海和阿拉伯海,运到了阿巴斯港。这仅是美伊军火交易中的一幕而已。现已披露的另外几次武器交易还有:
    七月二日,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巨型运输机降落在德黑兰机场,同月二十六日,另一名美国人质劳伦斯·詹科在黎巴嫩获释。
    十月七日,由瑞典军火商租用的“莫尔索”号丹麦货轮从埃拉特港装上二十六箱由以色列生产的、用于修理美制坦克和大炮的零部件,运往阿巴斯港。十一月二日,第三名美国人质雅各布森获释。
    不过,里根采取的最出人意料的行动是派麦克法兰秘密访问伊朗。麦克法兰于五月二十八日随同一飞机的军事装备到达德黑兰,同伊朗官员进行了四天会谈。据报道,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由于谈判没有取得重要成果,伊朗方面拒绝让麦克法兰会见伊朗高级领导人。
    (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