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中国缺少宏观经济调节手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7-31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七月二十一日文章】题:中国的经济在“走走停停”之间缺少对整个经济的调节(作者罗尔夫·克雷默发自澳门)
    中国改革方针的前途取决于经济成就,尤其取决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较高的生活水平意味着充足的、多种多样的消费品供应,意味着对年轻一代和从农业部门外流的那些人提供千百万有吸引力的工作。
    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不利条件是劳动生产率低,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开始就是改革派政治家的主要目标。他们用三个办法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改革的头一个基本要素是分散化,也就是把决定权从中央、国家一级下放到企业一级。
    第二个要素是改革工资和物价结构。物价和工资在中国不起象市场经济制度中那样的调节作用,因为它们是用行政办法确定,几乎是僵死的。因此,了解商品的短缺和过剩以及给生产者以种种刺激这一重要任务不能完成,尤其是死板的工资制度不宜于鼓励提高工作成绩。
    改革的第三个要素是“开放政策”。这主要是进口成套设备和装备的宏大计划。
    所有这三项措施的目的都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理解,邓小平果断地推进了这些措施。成就是显而易见的。说中国出现了经济奇迹,绝不是不适当的。
    一九八四年,决定在农业部门的改革之后实行工业部门的改革。打算采取两项极为重要的措施使中国工业现代化:一方面实行分散化,另一方面实行以工作成绩为准的工资制度,要用它代替“铁饭碗”。工业改革的这个开端对整个经
    济产生的后果在一九八五和一九八六年间明显表现出来了。鉴于货币和银行制度
    还不发达,大概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发放奖金(最初不加限制)导致工资总
    额急剧上升。由此而引起的私人需求的上升又加速了通货膨胀和进口,尤其是
    耐用消费品的进口。除个人可供支配的收入增长之外,下放经济决定权的政策也使进口的需求上升。
    从这个由需求造成的第二次过热中得出的教训是广泛的。它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中国缺少一个纲领,缺少宏观经济调节工具,尤其是货币和银行部门的改组至今还没有完成。
    当前情况的标志是需求过热、外贸赤字,同时外汇储备短缺,这是今后一年到一年半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中国将优先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操心。这种巩固政策总的说对改革尤其对华贸易将产生明显后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