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战略经营-----八十年代企业的经营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7-31

    经营者和管理者应是把新设想引进本部门并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和主张改革的人,而不是埋头于日常工作的事务主义者经营
    经营恰似一种“定时游戏”,它可以在没弄清最准确的答案之前就采取行动。如果说存在着所谓“科学经营”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做出努力,系统地进行这样一种循环:“认识环境——对环境信息作出评价——决定对策与选择
    ——制定方法和行动计划——对行动及其结果实施反馈”。
    若设想得更复杂些,那就可以说,这个循环过程是没有止境的。经营的基本格局极其简单。也就是说,所谓经营,只不过是根据环境信息,决定并执行经营政策的一种行动。经营政策大而划之,是由以下三根支柱构成的:(1)加强与分配经营资源的措施(人力、财力、物力的加强与重点分配);(2)组织措施(组织的完善与调整);(8)经营管理措施(掌握成绩、知人善任)。
    所谓经营,其实就是制定一项有关上述三根支柱的经营计划,一面注意时间的限制,一面向具体的企业活动挑战。因此,一切经营行动的前提,都将取决于如何认识环境。战略经营
    战略经营不仅指经营者要制定和推行经营战略,各部门的管理者也不能只停留在维持日常的经营管理上,而要在他们所负责的领域内推进结构改革。一般职工也要通过小组活动设法自主地改进工作。这样,整个经营阶层就能自觉自愿而又协调一致地进行革新,企业也将能在变幻不定的环境中拓展自己独特的道路。这种经营大概就是八十年代人们所向往的经营之道。
    “经营战略”的主体不应仅仅是企业的领导者,而应是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者和职工。有效地发挥日本企业特长的方法只能是把多种改革重叠在一起的综合力量。这就是不限于产品选择和市场选择,还必须在各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结构改革,譬如革新销售方法,变革生产方式,还要把不断改进生产第一线的成果积累起来。
    不管人们是否已重新认识到,企业内部都存在着战略经营的观点。战略经营的基本因素就是重点针对性、长期结构性、整体性和适时性四大因素。然而,对前两点,通过与经营者和管理者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可以将其概念表述如下:
    在战略经营中,经营者和管理者进行设想的重要条件就是能否进行“经营重点”的改革,即能否实施“控制一点而改变全局”这样一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成堆,逐个解决就会分散精力,收不到明显效果。问题在于如何正确掌握各种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抓住什么问题,突破哪一点。怎样使其余的问题迎刃而解。为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用于对经营作出贡献上,单靠冲天的干劲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从许多问题中抓住哪个问题,能否准确地切中要害,并把它集中到战略重点上来。因此人们认为,当今的世界业已进入使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力量将经受一场严峻考验的时代。
    第二个问题是“长期结构性”。就是一个公司内要有几种经营秘诀,即预测未来、制定新的设想,一俟着手实施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干下去,取得某种成果后,即便受到其他企业的追赶,也能凭借时间上的遥遥领先而造成一种占压倒优势的差距。当前,所有那些在经营素质和部门素质方面均独树一帜的企业,都是它们很早以前就制定设想和始终不渝地进行努力的结果。人们认为,企业在当今时代的竞争中一决雌雄的关键正在于此。
    只有那些“费时的改革”才能左右企业的命运,因此,能在短期内解决的课题,大概都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营者、管理者的课题正是要进行这种改革,并且,不仅仅要靠立意新颖,设想超群,还要看有无付诸实施和坚持下去的力量:这些将决定长期战略的价值。
    根据这种战略性,八十年代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是把非比寻常的新设想引进本部门,并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和主张改革的人,而不应是埋头于日常工作的事务主义者。自我革新
    在战后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萧条中,切实感到环境激烈变化的日本产业在经营方面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当初,作为应付环境变动的紧急对策,采用了“减量经营”(裁减人员,削减经费)方式。后来经营的基本方针则逐步转移到积极的“研究与开发经营方式”上来,亦即克服制约条件,研制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才使日本产业变得富有特色了,结果,日本产业独辟蹊径,飞跃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使有关电子技术产业等高增值价值产业领域迅速增长。另外,在企业经营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其中包括实施加强自我经营资源的战略(提高自我资本的比率),制订应付不测事态的计划,改善并加强经营组织,采用自主参加型的经营管理方式,譬如以工商岗位为单位举办小组活动。
    上述措施为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相对优势,这样。产业活动便以高增值价值的机械产业迅速增长为中心在出口的支撑下蓬勃发展。也就是说,现在“强大的日本”的实体正是各家企业的自我革新,只有当产业部门的自助努力成为核心因素之后,才能建成“强大的日本”。
    目前正发生的变动并不是由于现代化的失败(未完成)而造成的。它带有这样一种“逆说性”,即由于现代化取得成功(完成)而引起了一些弊病,这就不得不寻求新的前进道路。也就是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尽管现代化的宗旨是寻求合理性,但它却事与愿违,使产生“善恶的两种可能性”都增大了。可以说,现在正处于如何利用这些可能性来开创下一个时代的微妙局面。这就是如何以现代化所赢得的肯定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为手段去克服作为现代化的否定面而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环境破坏,奢侈浪费,精神颓废,政治冷淡,个人原子化等)。(李德安摘自日本《绘制一九九○年的蓝图》一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