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中国文坛翻涌着一股巨大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4-30

    【香港《中报》四月九日至十日连载文章】题:小说创作的现状(作者寒雨)
    近年来,大陆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出奇翻新,确实叫人目不暇接,文坛翻涌着一股巨大的活力,小说创作界更是出现着从未有过的活力——尽管小说的读者们客观上在减少,但小说作者们的创作热情,却比以往更高。看来他们并不追求更大的读者群,而在急于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化作形象来倾诉。鉴于这一形势,大陆有的文艺理论家将近年的小说按艺术的高低分为故事式小说、人物式小说和心灵审美式的小说,认为这种分法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程序,而心灵审美式小说所处的层次又是最高的。反对此说者则认为,从实际状况看,大陆目前的小说只是三个横向排列的分类,而非一、二、三式的递进,心灵审美式的小说未来并不一定有广阔的市场,而故事式小说却会“前程远大”。后者的依据是读者审美层次复杂,文化水平虽起着作用,但又不起绝对的作用,人本身的生理特性和个人趣味也决定了某种偏好。
    但是,目前大陆的小说新潮流出现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上述分类之争尚未出现结论,又有新的小说冲击它了:写真实著称的、有些类似于报告文学的“新闻体小说”;演绎人物行动及语言的纪实小说,此外还有摄影小说、非小说,信息小说……至于意识流小说,八○年及以后流行一时之后,早已不行时了。而刘心武的《五·一九长镜头》及《公共汽车咏叹调》,张辛欣纪实性的系列小说《北京人》都是新潮流的代表。
    一方面是期刊面临销路困难、文学作品的爱好者受影视冲击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是多形式的,无任何拘束的,不按“章”办事的新型小说大量涌现,不仅读者们一时接受不了,就连专业的文学评论家们,恐怕也难于全盘接受并各一置评的。
    这就是大陆小说现状,它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作者如爆发式的涌现,新奇作品如潮水般涌来,哪个作家或作者想坐下来息一息,喘口气,窥一窥方向,他就会被淹没!
    八年来的小说界,刘心武以伤痕小说发难,王蒙迅即在一年多后用模仿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掩盖了他,刘绍棠借乡土气息作品卷起了潮流又取代王蒙,蒋子龙、冯骥才的“工业化”式小说又超过之,邓刚、李杭育、张辛欣……一个取代一个,八五年下半年起,刘孛拉又用旋风般的《多余人》形象迷住了也晕倒了许多人!读者们也许感受不深,但试问一下大陆的作家们:“谁有勇气宣言自己能风靡文坛一年以上?”
    如今的大陆文坛,想当终身作家是可能的,但想持久的“领风骚”于文坛几乎不可能矣。“刘孛拉旋风”去年下半年刚刚刮起,今春又一耀眼的新星柯云路用其力作《新星》迷倒了许多人。大陆文坛特别是小说界的这种迷乱,应该说是大陆文坛的一大幸事。
    目前,小说读者减少的趋势还在发展着,但创作中的新异色彩却在与之成反比地发展。后果究竟如何,恐怕一二年后可以看见一个大概的分晓,因为大陆目前的经济及社会生活发展得太快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