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林太乙与《读者文摘》中文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4-27

    【香港《明报》三月二十五日文章】林太乙是名作家林语堂的千金,亦是《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由创办至今任此职已二十一年。
    这本杂志目前以十六种文字印行,总销量超过二千八百万册,但当年(一九六五年)要在香港打开一个新局面,确非易事。
    创业的艰辛不在话下,经过林太乙排除万难之后,首期《读者文摘》面世时,印制了七万份在两星期内售罄。
    这些年来的耕耘,《读者文摘》中文版的销量由七万份增至三十二万份,遍销有华人的地方,单在香港的销量也近十万份;员工人数更由最初的三两人增至目前近二百人;经营的范围除杂志本身外,更发展至其他学术性、艺术性书籍,以及歌曲唱片等。
    近年来,《读者文摘》中文版添进了不少本地题材,除了令读者一新耳目外,亦令人想到这份国际杂志本地化的问题。林太乙解释:“我们不能老是翻译美国来的稿件,因为本地读者最有兴趣的是本地题材,我很高兴能够多发掘一些中国人的文章在杂志内发表——中国人看中国人写的文章比较有亲切感。”
    在风格上的少许转变,影响不了一贯的风格——《读者文摘》中文版的文章,仍是一眼望上去便可认得,这跟创办人的宗旨有密切的关系:一本杂志必须替读者服务,令他们念后得益不浅。
    林太乙分析《读者文摘》多年来一直受读者爱戴的原因。
    “我们浓缩了长篇的文章,方便读者在繁忙之中能够阅读质素高的作品,极为适应现时频密的生活步伐。
    “另一个目的是鼓励人们上进。人生有很多困难,是千百年也不会改变的现象,克服困难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倡导‘遇到困难,可以克服,不要灰心’这种乐观的态度。
    “此外,还有很多笑话,可以作为生活的调剂。”
    其实,这本杂志的成功还有其他因素,其中之一是对准确性的锲而不舍。
    还有,文章内的标点符号也极之讲究。
    林太乙游历过很多地方,年轻时曾随父亲四处走,足迹遍及中国、美国、英国……。
    现在,编辑工作是她生活的一大部分,每天都看几十份不同的报章杂志。
    她语重心长地说:“若论我近年得意之作,是编成了《文华集》,一本中国作家的文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