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洲华侨日报》文章:海曼之死的联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3-27

    【《美洲华侨日报》三月七日文章】题:海曼之死的联想
    一个美国球员之死,在中国大陆引起震动与惋惜,这恐怕是多年以来仅见的。这个消息在中国成为街谈巷议话题,在她的故乡美国,竟没有多少人提及,而熟悉她的人也比中国少得多。海曼悄悄地离去了,死得悲凉。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到异国日本打球,似在美国无立足之地,这是中国大陆人民所不理解的。
    海曼之所以成为中国大陆小学生都能上口的外国球星,因为她正是中国女排劲敌美国队的可怕人物。在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美国的海曼,中国的郎平是世界女排精英中两大巨人。从中国和美国女排八十年代多场比赛来看,海曼的扣球比郎平更有威力,所以很多球迷都承认海曼是世界第一高手。
    但是,美国女排的境遇要比中国女排差多了,队员们不能象其它体育项目职业选手有高收入,中国女排则由国家养着,队员退队后还有可靠的工作保障,有的到大学进修了。海曼年过三十,虽然球艺仍高超,但难免要为退出球坛之日着想,所以她到日本大荣商社职业队打球,意在赚些钱,日后回国可以做小生意之类,后半生才有保障。大陆不少球迷认为,如果美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打败中国队,海曼或许就不必去东洋打球谋生。此说不确。因为排球并非美国人通常最关心的热门项目。所以,即使海曼挂了金牌,也还会去日本淘金的。
    中国女排有福气,包括郎平在内的中国运动员,似应从海曼的境遇得到有益的启迪,有那么好的条件,不能为国争光,确实是有愧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