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国大量建立高技术科研园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3-27

    【《日本工业新闻》文章】题:美国的反击(作者北村文绍)
    美国开始在重建世界最强的高技术产业方面提出挑战。起中心作用的高技术园区在美国已有七十八处。北卡罗来纳州的科研三角园区规模超过筑波。同时,至今听任企业从事一般产业技术开发的联邦政府,现在也注视这方面工作了,开始开发超尖端生产技术,打算一举超过日本和西欧。下面是本记者在科研三角园区和华盛顿采访的有关高技术最前线的报道。一年挣五百万美元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美国引以自豪的高技术创造城市——科研三角园区,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林海之中。这里没有一所民房,只有研究设施。通用电气、杜邦和国际商用机器等三十多家公司都设有研究所。算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研究所,共达四十二个,有二万六千人在工作。
    美国的产业界、学校和官方,现在以这个科研三角园区及其周围地区为基地,以富有生气的姿态协作,进行高技术研究。
    首先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大学的合作情况。这个科研园区的周围有在全美名列前茅的大学三所,即私立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这些大学认为同企业协作是理所当然的。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学院院长蒙蒂思说:“工学院有一百五十名教授,其中百分之四十给企业作咨询。当然也受企业委托从事研究。受托研究费一年达五百万美元。这相当于工学院预算的百分之十七。”
    在这个科研园区的一角设有北卡罗来纳微电子中心。这是用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拨款在一九八三年建成的半导体研究所,大学在这里也起着产业、学校和官方协作中心作用。
    北卡罗来纳州州长马丁说:“今后要致力于扩充北卡罗来纳生物技术中心,我们想把这里建成美国的生物技术中心。”赶超日本相当于美国科技研究总部的全国科学基金会终于破除“禁忌”而着手开发产业技术。这是政策的一百八十度转变。
    基金会的国际事业部首席计划主管人查尔斯华莱士说:“这不是为了改进已有的技术。目的是开发至今还没有的崭新的生产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全国科学基金会在五十年代初成立。它是了不起的国家机关,和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一样,不属于任何部。一九八六年度预算为十四亿七千万美元,相当于国家航空和航天局预算的百分之四十。
    前年八月布洛克就任全国科学基金会主席。在美日正在进行激烈的技术竞争和企业竞争的时候,他对重建“强大的美国”格外热心,去年新设立“学际研究部”,决心进行生产技术的开发。
    具体措施是,动用全国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在大学里设立以大学教授为中心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各领域的研究人员团结一致,朝着一个目标迈进。已经有五个研究中心开始工作,这五个研究中心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微电子机器人系统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电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中心;珀杜大学的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系统研究中心。
    这些中心的研究项目是从一百零六个大学和研究机构提出的一百四十二项研究开发主题中选出的。一九八五年度五个中心的预算共计约二千万美元。预计五年内将会投入九千五百万美元。
    兼任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康奈尔大学教授杰弗里·弗赖伊说:“这五个中心共有大约一百位教授参加工作。再算上企业的研究人员、研究院研究生和大学生,共达大约六百人。八六年度还要增加一处,共有六个中心。预定将来增设到十个中心。”各中心都由大学主持运营,企业由大学约请参加。加紧推进国有技术转移民间美国的产业界现在正静观参议员多尔提出的“S64”法案的讨论和表决结果。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开发预算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以委托研究费等的形式流入产业界。为此,由政府的委托研究产生的专利的项目极多。可是关于专利的利用,直到最近还受很大的限制。
    政府支付委托费或赞助费由企业或大学等进行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包括特许,成为国民的公有财产。既为公有财产,应由全体国民公平利用。““S64”法案旨在承认包括大企业在内的一切国民都有专利的使用权,政府拥有的技术要尽量转移到民间。如果实现,必将对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贡献。
    为了增进产业界、学校和官方的合作,研讨“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产业、学校和官方合作”的机构已开始活动。这个机构设在华盛顿,称作“产业界、学校、官方研究圆桌会议”,由全国科学院等三个协会和斯隆财团、梅隆财团发起,两年前成立。由全国科学院院长弗朗克·普赖斯等二十人任委员的评议会指导,年度预算五十万美元。七十八个高技术园区以斯坦福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硅谷地区,现在集中了五百多家电子企业。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波士顿市周围的“128号公路”。被称为美国“技术公路”的128号公路沿线,以哈佛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为中心的高技术园区,已经设立了以研究开发型企业为主体的五百多家公司。据科研三角园区财团理事长罗伯特·利克说:“据最近的报告,现在全美的高技术园区有七十八个。”这些高技术园区办得好的一个共同点是接近机场和园区里有大学。
    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正在开辟称作“普林斯顿森林中心”的高技术园区。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研究开发的成果顺利转移,中心的出租所得收入作大学的财源,用于控制学费增加。这个中收现在已建成四分之一以上,由此可以看到美国大学的雄厚力量。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设立基金担任日美科学合作委员会美方主席九年之久的哈里·凯利博士于十年前谢世。在美国,人们在筹设“哈里·凯利日美科学合作纪念基金”。
    凯利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四年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任教,还担任过教务长。筹设“凯利基金”的是该校的日本中心。中心的主任约翰·西尔维斯特说:“这项基金的目的有二。一是对想学习日语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二是招聘日本大学的优秀研究人员共同从事研究。”
    “今后,日本的投资对我国的经济越来越重要。日本的科学技术和产业与美国的水平一样,如果不加强同日本的关系,那就会有损失。”
    有七八十名学生在学日语。
    中心的副主任塞缪尔·科尔曼操流畅的日语自豪地说:“这里的日语教学计划是东南部八州之中规模最大的。”
    学日语的学生的三分之二是理工科的。科尔曼说:“他们非常关心日本的尖端技术。他们学日语,是为了理解日本的科学技术。”
    去年三月,名古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签定了“学术交流合作协定”。北卡罗来纳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已经在名古屋大学农学院开始共同研究“光合成”。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现在计划建设新校园。那时也将建设日本中心的新建筑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规模。
    笔者通过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日本中心的采访,确实感到在“日美贸易战争”中处境艰难的美国在认真地向日本学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