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保持科技优势 增强竞争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2-02

华盛顿来讯
    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位高级研究员马丁·尼尔·贝利最近在《布鲁金斯季刊》上撰文指出,美国的工业只有依靠更快的科技进步才能保持住它们的竞争能力。
    贝利认为,美国人之所以能够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正是因为美国的科技水平优于世界各国,因此它们的工厂能在支付高工资的条件下保持国际竞争力。但是,美国的竞争力自七十年代起出现了颓势。从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四年,美国制造业以单位工时计算的产量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而日本、法国和联邦德国则分别为百分之六点七、百分之四点五和百分之三点五。一九六○年,外国人在美国持有的技术专利只占百分之十六,到一九八二年,这个数字已增至百分之四十一。
    贝利指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里享有的技术优势正在日益缩小。现在美国人应该认识到,哪一个国家也不能永远在科技方面称雄,美国人应该做的是走出去向外国学习。例如,美国某公司在日本设立“观察哨”的做法就值得称赞。又例如,美国的纺织业是效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原因就在于该行业引进了瑞士、日本发明的无梭织布设备和技术。
    他呼吁美国政府在试图削减联邦预算赤字的同时,不要忘记政府对科技乃至美国工业竞争力的重大影响。航天、航空、电子等高技术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政府投资的国防科研项目和政府订货。
    贝利有一个理论,那就是科研投资的增长必须高于生产投资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竞争优势。但是,美国公司要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偏向。例如,美国企业自七十年代起把大量资金投放到购买电子计算机方面,至一九八三年,这类投资已占非住房类耐用品支出的百分之四十。结果如何?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增加了不少计算机专家,办公室也没有减人,但生产效率的增长反而放缓。
    贝利指出,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美国的优势仍在于科技地位的领先。为保证这种领先地位,美国朝野必须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技术的进步,必须正确地利用技术进步;美国政府应该在税收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工业方面的研究、发展工作。同时,政府还应寻找出某些资助重大技术突破的方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