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印度学者莫汉提认为:中国农村工业革命要循序渐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02-01

    【香港《广角镜》一月号文章】去年十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记者访问了刚从中国考察完毕途经香港回国的印度学者莫汉提教授。他六十年代初期留学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专攻中国研究。
    莫汉提一九七九年初次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为期一月,其中有两个星期逗留在江苏省无锡附近郊区的河埒乡。一九八○年六月再次到河埒,当时中国农村已酝酿着大变革。这次三度重访江苏乡村,看到了变革的初步成果。
    河埒乡原有十八个大队,现在都已改为村。其中十二个村的九成家庭盖了新房子,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各村普遍兴办起乡镇企业,大部分农民都转向种植蔬菜等副食品,或是养殖水产。
    农村的自然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稻田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新房子、新工厂;一片片菜田。农民们都视种植经济作物为增加收入的途径。
    这种种繁荣景象固然令人惊喜,但另一方面莫汉提却发现了一些隐忧。
    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使乡村工厂的工人工资猛升。农村青年开始倾向完成初中学习便到工厂去赚钱,而不再上高中,这可能会造成农村教育水平下降。
    另一危机是稻田面积明显减少。种粮收入不如搞副食品,除非设法帮助这部分农民开拓其他收入来源,否则会有更多人放弃种粮,造成粮食短缺。
    现时中国政府为鼓励农村办企业,对乡镇工厂所行的税率,比城市工厂的要低一半,若长期执行,对国家的财政会造成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工厂的主要生产活动是替城市工厂加工或提供零件。但这种母厂——子厂的关系是极为脆弱的,而且往往没有周详布局。当母厂的工艺变得落后而需要更新时,子厂的生产设备很可能不再配套,而这些子厂往往是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装备,最后被迫停产。同时,当母厂的产品销路下降时,对子厂的加工需求亦必同时减少。
    莫汉提教授认为,中国农村的工业革命势在必行,但必须循序渐进,有计划地推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