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从卖咖啡到当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11-02

    据日本《世界周报》报道,马哈蒂尔不是一个为了一个什么目的就使用残酷的政治手段打倒政敌的权术家,而是一个难以对付的现实主义者。国民对他的评价纷纭不一。多数人称颂他是“自独立以来第一个象个宰相的宰相”。但也听到有人批评说“是个独裁者”,是“极端的马来主义者”。除了被称为独立之父的第一任总理拉赫曼之外,还没有哪一位政治家象马哈蒂尔总理那样从就任当初就受到国民的爱戴。
    一九八一年七月他担任第四任总理以来,努力整顿纪律,如严格规定公务人员上下班时间、打击贪污和贿赂等。此外还开展了美化环境运动,在政策方面不断提出一些新的作法。以“廉洁、效率”为口号的新内阁,很快就赢得了对发展中国家常有的行政效率低、官僚猖撅感到厌烦的国民的心。
    马哈蒂尔是地道的“平民宰相”。他同历任总理不同,同王室和各州统治者没有亲缘关系,既不是出身名门,也没有英国留学的经历。马哈蒂尔的人缘在马来主义和有着强烈反英意识的国民之中深深扎下了根。他提出的“东方政策”使亚洲周围国家卷起了“效仿日本”的旋风。由于这项政策,使马来西亚同日木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马哈蒂尔三男两女中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到日本留学。大街上从电器到汽车,到处都是日本厂家的商标。
    但是,不能因此就说这位总理是完全倒向日本。去年八月,马哈蒂尔总理突然发表了措词严厉的反日演说,使那些在东方政策下沉浸在日马蜜月的日系企业惊慌失措,不由得想起了十年前掀起的反日暴动。
    半年后,马来西亚成功地迫使日本在航空谈判中作了大幅度让步。这就是难以对付的现实政治家马哈蒂尔的真实写照。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马哈蒂尔出生在与泰国边境接壤的马来西亚最北边的吉打州亚罗士打。他是艾哈迈德·伊斯康达家的幼子。母亲是伊斯兰教的忠实教徒,父亲是当上国立英语学校校长的第一个马来人。在国立英语学校学习的时候,由于日军占领马来西亚,马哈蒂尔被迫弃笔从商,和朋友开了一家咖啡店。可是,据说,他在店里简直象个“学者”,书本片刻不离手。
    战后,他恢复了学业,在马来亚大学(现新加坡大学)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他在二十岁左右投身政界,加入了作为唯一的马来系政党组织起来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五六年同大学时代的同学哈斯玛小姐结了婚,翌年他们在故乡亚罗士打开了医院。一九六四年被选为上议院议员,在马来族和华人严重对立时,他经常主张保护马来族,对马来族采取优待措施。对拉赫曼总理(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的主席)的政策提出严厉的批评。为此,在一九六九年的大选中他落了选,并且,以违反党章罪名被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开除。大选之后不久,马来西亚爆发了可以说是独立后最大悲剧的马来族对华人的种族暴乱。
    拉赫曼总理对这次事件负有责任,他辞职后,一九七二年马哈蒂尔被批准回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很快又当上了最高理事会成员。后来可以说是扶摇直上,在一九七四年作为教育部长入阁,七六年就任副总理,为登上总理宝座打下了基础。
    (张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