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步伐稳健 留有余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9-25

    【香港《中报》九月二十三日评论】题:步伐慢些效果好些
    中共建议“七五”计划最后一年——一九九○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一万六千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一万一千亿元,均比一九八○年增加一倍或稍多一些。
    回想“六五”计划开始之前,中国大陆在经历十年“文革”之后又遭遇三年“洋跃进”,经济混乱,比例失调,渠道阻塞,百废待兴。为此,中共对“六五”计划提出的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在发展速度上求稳不求快,要求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简称为“保四争五”。
    五年的实践结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主要比例关系基本保持协调,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超过百分之十,不仅大大超出“保四争五”的指标,而且也超过了本世纪末“翻两番”所要求的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七点二的指标。
    同“六五”计划相比,中共建议“七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增长率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七。这些均低于“六五”计划的实际增长率。
    中共是信奉辩证唯物主义,大概懂得事物的两面性。和五年前相比,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虽然增多,但是新出现的困难也不少。例如经济发展过热,基本建设投资失控,外汇储备减少,能源交通更加供不应求,以及物价尚不稳定等。这些都会影响国民经济顺利发展。“六五”计划是在较低水平上进行的,稍作努力即见功效;“七五”计划则是在较高水平上进行的,工作难度更大。
    古人有言:“安步当车”。中共力求国民经济发展得稳健一些,但也不是四平八稳地迈方步。“七五”计划仍以改革为中心,改革就难免遇到一些风险。中共要求的发展速度,是把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挫折估计在内的,因此可以说是“留有余地”的。多留一点余地总比满打满算甚至开空头支票好得多。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七的比率,虽然不是高速度,但也不低。需要采取积极、谨慎的步骤才能完成。“七五”计划胜利完成之日,大概也是经济改革大见成效之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