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西德师范院校毕业生只六分之一人能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9-24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八月十四日报道】题:师范院校毕业生待业状况:无好转的希望
    “根据现有的情况,你们的就业机会在最近的将来不会有好转,甚至反而更坏。因此,我没有考虑给你们寄送今后招工可能采取的处理方法的资料
    ……”
    在本学年开学时,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师范院校的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将收到主管这方面工作的行政专区主席的这封信的全文。它白纸黑字清楚地指出:他们的境况毫无好转的希望。联邦共和国人口最多的这个州有二万一千二百五十九人谋求在学校任职,预计只有三千五百六十七人有就业的希望。物质上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心理的和社会的困难。
    一个在结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平均每周最多能得到一百七十一点五马克的失业救济金,而且只有夫妇或双亲不能供养的人才能提这样的要求。这笔钱就连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都不够。此外,他们每周还可挣十五马克,如果挣的钱超过这个数,就需要向劳动局报告,他们将从失业救济金中扣除这笔款项。进修和转业培训的可能性是有限的,要支付学习费用,与此同时停发失业救济金。
    财政上的情况只是考虑问题的一个角度。不拿失业救济金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是依赖其婚配对象,就是依赖他的父母。这种依赖性对有关人员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个失业的女教员认为,在目前状况下,她们负担不起抚养一个孩子的责任。她说,如果一个妇女在财政上没有保证还决心要孩子的话,就业的机会就更少了。在女教师妊娠期代课,是那些师范学院毕业生唯一能做其本职工作的可能性。这样的代课限期是半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