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中国人才培养与浪费(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9-14

    【香港《明报》九月五日文章】题:中国人才培养与浪费(作者张志凡)
    在当今中国大陆的改革浪潮中,中国的教育界亦不甘落后。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意见,一致认为,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关系上,存在着极大的浪费,有必要对教育方法和毕业生的分配进行改革。
    在高等教育中,人才的浪费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比例过高。据《世界经济导报》报道,一九八二年高等学校中师生比例是一比四,而美国一九八○年为一比二十一,两者相差五倍,且非教学人员也太多,据报道,按国家关于教职工与学生编制所规定的定额,高等学校为一比三点三,而一九八四年实际情况是一比一点八,教育经费有百分之五十要落在人头上而不是直接用在教学上。本文所着重谈的是另一方面——学生的培养方式和使用问题。人才培养的现状在中国大陆,从中学到小学,学校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讲授的课程是统一的,学生获得的只是为了准备高考用的基础知识。他们不了解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对社会上的各种需求不甚清楚。天真而思想闭塞的青年,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对自身的能力、特点、兴趣也不会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在中学毕业报考大学时,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前几年一窝蜂地报考理工专业而轻视文科,后来又风向大转,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中国大陆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试定终身。当一个中学毕业生被某大学某专业录取之后,学习内容、毕业后分配的工作,全由学校和国家安排,很少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这是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太强调计划性,建甚么学校,设甚么系科,分甚么专业,以及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是估计将来可能的需要而订出计划的。学生一入学,学费、宿费均由国家负担,学生将来的前途便由国家控制。
    这种计划性造成的结果是,高等教育要有很强的“专业化”。为适应这种“专业化”,在一所大学内所开设的基础课,内容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在一个系内的不同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也不一样。各专业之间的渗透,交叉很少。学生入学后,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转学科、转专业的机会。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被局限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例如,在钢铁学院学习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主攻金相学,而对采矿、炼钢、锻轧和机械加工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只能分配到大工业企业的专门部门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虽具有专业知识,但对社会的了解甚少。特别是“专业化”,往往是“填鸭式”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不同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差。
    学生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既然是专业人才,就应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因此一般分配在全民所有制大单位,集中于教育、卫生、大工业企业、国防基地、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等,这些单位多已人浮于事,再一年年增加,就形成了人才积压。(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