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新德里──印度的镜子(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7-31

(三)“黑钱”世界
    对于德里的大多数居民来说,要活下去,就意味着要进入被称为“黑钱经济”的阴暗世界。所谓“黑钱经济”,是危害印度整个社会的贪污腐化现象的一种美称。外地流浪来的工人,照规矩每天要向包工头交纳两三个卢比。估计有一百万张伪造的定量供应卡,使中产阶层可以光顾原本是为穷人开设的“平价商店”。在私营商店中,发现百分之十二以上的食物掺了假。差不多每一种公共服务都要给小费。收小费的是一些小官僚、公务员和警察。甚至在公营的火葬场里,死者的家属也要为公价的木头多付价钱。
    对于上层人士来说,这种地下经济可真是大买卖了——它是贿赂、逃税、秘密银行户头和炒卖外汇的一个复杂的体系。有些经济学家说,这些钱多达印度官方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这些秘密款项的大部份最终成了政界用来收买人的基金,使成批的邦议会议员从反对党那边跳槽到执政党这边来。
    因为在报上揭发此类活动而丢了饭碗的名记者舒利说:“有一句谚语:咬着骨头的狗不叫。如果你把它的骨头拿出来,就一定要冒挨咬的危险。”
    揭发“黑钱”丑闻的一些最尖锐的报道,曾刊登在《今日印度》半月刊上。这家杂志的办公室墙上有一条标语:“新闻就是某地某人想隐瞒的某事,除此之外都是做广告。”
    这家杂志的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主编舒曼·杜拜对我说:“政治使人疲惫,看来现在的政治没有一定的原则。尼赫鲁的社会主义和理想主义都结束在官僚们的手中,现在官僚机构本身反而成了目的,成了权力。”(四)嫁妆与种姓
    对于德里居民来说,星期天的报纸可使他们浮想联翩,因为上面刊登着上千条传统的征婚广告。
    有一条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征婚:二十五岁英俊的独子,商学学士,现代风格,月薪两千卢比,希望找二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漂亮新娘。要嫁妆,种姓不论。”最后一句话使我迷惑不解,于是我就向一位妇女工作者乔杜里女士请教。她说:“索要嫁妆在法律上是禁止的。如果他要,按说可以判半年徒刑。但是,那位小伙子有学位,有那样的工资,他很可能得到五万卢比的嫁妆。广告里写的‘种姓不论”听起来思想很开通,但是它可能只意味着:如果价钱合适,他可以娶一位低种姓的姑娘。”
    乔杜里女士说:“每年,光是德里就有约四百名新娘被烧死。报案时说她们是自杀或在煤油炉子旁做饭时不慎着火而死。但是我们调查了一件又一件案子后知道,新郎家都曾向女方家长索要更多的嫁妆,未能如愿。”(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