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台湾《民主政治》载文介绍:宋美龄其人(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5-27

    【台湾《民主政治》周刊五月九日一期文章】题:蒋夫人的秘密(作者龙中天)
    “蒋夫人”这一称谓,在中华民国政治舞台上,是蒋宋美龄个人“专用”的徽号。蒋家的其他夫人,包括蒋家第二代、第三代夫人,都不允许乱用,也无人敢于僭用。
    自民国十六年十二月一日宋三小姐美龄女士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先生在上海举行历史性公开婚礼迄今,宋美龄女士成为官称的“蒋夫人”,已经五十八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对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影响深远。蒋宋联姻内幕
    民国十一年,宋三小姐二十五岁时,与蒋先生初遇于上海“国父宅中”,那时宋美龄美丽如盛开的玫瑰,使蒋先生“一见倾心”。董显光著的《蒋总统传》说:蒋总统“及与宋女士相稔,知其为理想之终身良伴,而向求之不得者,故不稍犹豫,露求婚之意。”“其后五年间,蒋总统致全力于革命事业,北伐军兴,蒋总统即率师北上,此期间与宋女士函牍往还,仍申前请。”所谓“与宋女士函牍往还”,只有一则(情书)见于民国十六年十月十九日天津《益世报》,这是他们结婚前一个月又十一天,被该报发掘出来(或故意发布于该报)的极珍贵的文件,文曰:
    “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按:这一年八月十二日,蒋总司令第一次“下野”,宣布辞去本兼各职。即时离开南京,经上海、宁波,回到溪口故乡,住入雪窦寺“隐居”,以后即偕张群出国而去日本“有意出国作五年考察与研究”。所谓“余今无意政治活动”,应系指此时“下野”一事而言),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囊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民国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蒋先生乘日轮“上海丸”抵达日本长崎,再转云仙,探视宋母,登堂求婚。有关求婚的经过,根据上海《晨报》的报道,是这样的:
    “蒋介石于十月三日来晤太夫人,事前蒋系先致电,得太夫人的允可者。相晤时,太夫人正在室中研究新约圣经,盖太夫人系一极诚笃之基督教徒也。既见蒋,勉蒋为使徒保罗;蒋告太夫人,谓对基督之道,近日亦有信仰,并乞婚焉。时太夫人以蒋对于联姻之手续,既一一办妥,毫无其他问题杂处其间,遂允其请,许以女美龄妻之。”
    其实,这一段“赴日登堂拜母”的过程,只是求婚的最后手续而已。十月十九日在天津《益世报》发表情书,也等于电影上映前的一则“预告广告”。民国十六年十月十四日《交通日报》的一则专访,有四句问答,可为参考:
    问:“蒋先生谓初见女士时,已认女士为其理想的伴侣,但不知当时女士,作何感想?”
    答:(女士微笑)“此乃五年前事,当时余未注意及之。”
    问:“结婚问题,起于何时?”
    答:“半年前,然最近始有成议。”
    这里所说的“半年前”,正是蒋总司令底定东南,京、沪、苏、浙、赣、闽,尽入革命军掌握,蒋先生叱咤风云之时,不但成为全中国最受瞩目的英雄人物,而且也是全世界一致注意的一位最年轻的革命领袖。美国《时代》周刊且以他为封面人物,全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建立“蒋介石档案”。蒋先生的“百对战疆,叱咤自喜”的威名,自必使宋三小姐也为之如雷贯耳,倾动芳心了。
    据说,就在上海“四一二”清党之役后,民国十六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之间,蒋总司令和宋三小姐在上海的西摩路宋宅再次相遇了,英雄向美人的“再申前请”,似是就在此时。
    当时上海《时报》的采访主任金雄白对蒋、宋婚礼有如下追记:
    蒋宋结婚的日子我是记不起了,礼堂在戈登路的大华饭店,那是上海最豪华的一家西式大饭店。当米价还是每担三元的时候,大华饭店一碟牛排,就取价四元了。
    因为蒋夫人是虔信的基督教徒,因此先在西摩路宋宅,由西藏路慕尔堂的牧师余日章为他们先主持了宗教式的婚礼,观礼者限于近亲寥寥数人,连新闻记者也被拒绝参加。宗教婚礼完成后,才同车至大华饭店再补行另一次的公开仪式。
    那天冠盖云集,济济一堂。这次婚礼的另一特点,是证婚人却有五位之多,记得有谭延闿、吴稚辉、蔡元培、何香凝等人。记得那天蒋氏穿的是一套长礼服,蒋夫人则为白缎旗袍,他们沿袭西方的礼俗,交换婚戒,在那时是还不很多见的。
    (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