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香港《镜报》文章:《中国对外开放的漏洞与失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5-27

    【香港《镜报》五月号文章】题:中国对外开放的漏洞与失误(作者亦兵)
    中共自从推行“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以来,的确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站在海外看国内,不难发现中共干部从上到下,对所谓的“对外开放、搞活经济”,还是很不适应的。很有点“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模样。
    我指的是,引进与合资方面。其一,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经验与设备,合资经营自己暂时力不能及的企业,把话说白了,不过是为了“洋为中用”。立足点应该是“为我所用”。可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把外国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工业国夸得神乎其神。谓予不信,请看事实:报刊上面有许多广告上竟写着:本产品重要原件系从日本进口;或本产品装有西德部件。北京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十八英寸彩色电视机的说明书上,堂而皇之地写着:本电视机系用日本原件组装而成……仿佛这些工厂自己生产不出家用电器,当变相的洋推销是多么光荣、多么体面的一件事。据了解,有些城市里的服务行业,象理发店、照相馆、洗衣房之类的小店、小门市部,竟也在牌匾上加注,说明系中×合营。这是美的那门子呢?最奇怪的是化妆品,明明是中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从瓶到外盒全用英文(注意:不是汉语拼音),一个中国字不用。这样下去,对外开放这个政策,究竟是要搞活自己的经济呢,还是要搞死自己搞活别人呢?其二,应该引进的究竟是什么?引进,不外是买,不管先付、后付,总之是得给钱的。因此,应该掂量掂量再下决心。就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生活还很不富裕的实际情况来说,本来应该是多引进技术,少引进设备;多引进制造业,少引进消费品;多引进人才,少搜罗闲汉。因为事实很明显,资本主义先进工业国家的产品更新的周期,最长不过五年。从你发现新产品到买到手,一个周期的大半已经过去了。待你安装完毕、试生产完成,人家已经生产更新的一代了。只买设备不买技术,你一辈子也赶不上先进水平。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头头们基本上是急功近利的小生产者的心理,满足于一时的效用、表面的繁华。有的人甚至只是出于某些个人私利的动机。因之,综观这两年的引进,基本上是消费型的。许多引进物竟是一时性的消费品。我们不妨举举实例:据日本技术专家鉴定,中国电冰箱的制造技术是不错的,只是制“空气压缩机”的窍门未掌握。如果突破了这一关,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从日本大量购买电冰箱了。可是四、五年过去了,中国买了许许多多的日本电冰箱,就是买不到这个技术。真那么难吗?为什么不买回点改进技术?其三,合资究竟应该怎样合?合资,当然是两家出钱办企业的意思。这当然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财力、技术、经验与我们想办的事业还不相适应的原故。这就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跟谁合资,另一个是在什么方面合资。现在看来,跟谁合资的问题是宣传过于实际。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是香港某企业和某地合营了什么什么,粗看之下似很“名正言顺”。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全不对味儿。因为较多的情况是香港那家企业的资本是中国政府自己的,把经营中赚到的一部分钱转到国内建设上罢了。还有的时候是某某华侨和某地合营什么什么。这也全不对题。中国人在自己的家乡投资怎么叫合资呢?是不是应该明确:只有外国资本按照双方协议条件,在双方对等的基础上兴办的企业才算是合资?也就是具体地明确:合资经营的根本方向是引进外资。至于在什么方面合资,目前看来问题很大。详细地统计一下已经公布过的合资企业,可以发现基本上是所谓“第三产业”,而且绝大部分是属于“打快拳”的事;咖啡厅、音乐茶座、夜总会、舞厅、酒吧,出租汽车公司就得算是“正规”企业了。这大概不能说很正常。应该把外资引入生产范围去。那些投资少,周转快,获利大的“速效”行业,还是给待业青年们留点为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