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刊分析文章:《戈尔巴乔夫政权的稳定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4-02

    【日本《产经周刊》四月四日(提前出版)文章】题:戈尔巴乔夫政权的稳定性
    克里姆林宫仅仅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三次更换最高领导人,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当上克里姆林宫的最高首脑。因为他年轻、有能力,所以不少人都认为这肯定是一个长期政权。但是,克里姆林宫内部的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那些把权术和手段作为生活一部分的长老及戈尔巴乔夫的对手正在对这位年轻的总书记虎视眈眈。
    我国的新闻机构对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评价也非同一般:有的说连反共主义者英国的玛·撒切尔首相都说“他是个谈得来的人”;有的说他是“苏联的肯尼迪”等等。其中有些过高的赞誉让人听起来都感到不舒服。
    苏联的政治家过去同明星是无缘的,而戈尔巴乔夫则是一位“明星性”的领导人,在这一点上同其他的政治家不同,这是事实。关于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不仅西方的舆论机关有这种倾向,苏联国内似乎也有类似的情况。
    但是,问题是在苏联这样的国家,”人缘”和实力未必成正比。
    《产经新闻》编辑委员泽英武说:“在苏联,要当上最高领导人,在党、军、克格勃这三方面至少要控制两方面才行。安德罗波夫当了十五年的克格勃主席,其间同军队也建立了很深的关系。契尔年科虽然控制着党,同军队和克格勃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安德罗波夫死后,掌握关键一票的前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站到了契尔年科一边,所以契尔年科当总书记的‘条件’总算凑齐了。”
    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最大对手,可以认为是政治局委员兼书记罗曼诺夫(六十二岁)。
    泽英武说:“罗曼诺夫长年身居列宁格勒州第一书记的要职,在这期间,同军队也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列宁格勒是苏联对西方进行防卫的重要据点,军事设施和基地很集中,而且还是军工产业的集中地,所以容易同军队建立关系。就是说,戈尔巴乔夫的最大对手在担任“最高领导人的三个条件”中,占有两个条件。’
    因为军队和克格勃已经被对手罗曼诺夫控制了,所以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可以抓住的唯一的一个方面就是党了。
    筑波大学教授花井认为:“戈尔巴乔夫在党内没有象样的人事方面的基础,他自己没有一个象样的派系,在当上了总书记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一派人,这恐怕是异例中的异例。给人的感觉是他这个总书记是拣来的。”
    大阪外语大学教授梅津和雄说,在党内,自己没有象样的派系而能当上总书记,“是因为得到了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吃了冷饭的葛罗米柯和索洛缅采夫的支持。”
    据说,支持戈尔巴乔夫当总书记的还有吉洪诺夫总理(七十九岁)、莫斯科市党委第一书记格里申(七十岁)。人们把他们和葛罗米柯称作“党内说了算的三长老”。
    穷于应付的戈尔巴乔夫要建立稳定政权,据说“少则需要三年,多则需要五年”。苏联有这样一个谚语:“克里姆林宫的上面只有天堂。”戈尔巴乔夫努力要建立稳定政权的那三年到五年,对于长老们来说则意味着是他们向“天堂”迈进的时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