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陈启礼录音带透露江南命案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2-02

    【台湾《中国时报》一月三十一日报道】(驻洛杉矶记者阎凯毅一月二十九日专电)“关于刘宜良事件报告……”涉嫌主谋刘宜良命案的竹联帮首脑陈启礼,返国前在美录制的录音带,以此为开场白,对“刘案”始末作了约二十分钟的叙述
    本报所获的一份秘密资料暴露了陈启礼“自白式”录音带的主要内容,并且描述了刺杀刘宜良的计划细节和执行过程。
    机密资料显示陈启礼在录音带中的叙述主要分五部分:一、:自我简介。二、刺杀刘宜良的因缘以及与涉案情报局官员的关系。三、作案计划准备。四、行动过程和参与者。五、制作录音带的目的。
    在结束部分,陈启礼指出,制作录音带的目的是:避免日后遭到误解。他表示,刺杀刘宜良一事,完全是自己出钱、出力,分文未取,并无报酬,将录制录音带,以为必要时澄清之用。
    机密资料显示,陈启礼刺杀刘宜良的计划,先后共有三次:
    第一次计划:陈启礼在台北遥控刺杀刘宜良的行动,杀手由旧金山的竹联帮分子担任,由于指派的手下久无行动,使陈启礼怀疑其能力与决心,因而放弃此次计划。
    第二次计划:去年九月十四日赴美的陈启礼与去年九月一日赴美的竹联帮分子吴敦在洛杉矶会合后,先由陈启礼谋定刺杀刘宜良的计划与行动、再由二人联手刺杀刘宜良。由于吴敦反对“老大”轻蹈险地,在惟恐“失手”的顾虑下,乃放弃第二次计划。
    第三次计划:陈启礼、吴敦与去年八月五日赴美的竹联帮分子董桂森先后至旧金山会合,再共同进行谋杀行动。陈启礼主谋行动细节,吴敦、董桂森任杀手之联。
    机密资料指出,根据第三次计划原则性的决定,陈启礼详定刺杀刘宜良的分工、计划、准备工作和执行过程如下:
    一、分工:①陈启礼拟定刺杀刘宜良的详细计划,并坐镇旧金山,指挥谋刺行动。
    ②吴敦、董桂森担任杀手,至戴利市作案。
    ③俞大钧充任司机,担任接送杀手的工作。
    二、计划:①自旧金山机场租借一辆旅行车,用以载运吴敦、董桂森至戴利市刘宜良宅作案,事后并接应二人。旅行车由俞大钧负责租借。
    ②购买两辆自行车,由租借之旅行车一并载运至现场附近,供吴、董换骑之用。一则可让二人着运动装伪装骑自行车运动者,进入刘宜良所居住宅区行刺。二者可做为二人短程交通工具,迅速脱离现场。
    作案时布置四个“点”:A刺杀点:刘宜良住宅,命案现场。B停车点:现场附近,停放旅行车处,在此换骑自行车作案,事后亦在此弃置自行车。C接应点:预先停放轿车,供吴、董换乘,远离现场之用。原乘旅行车,由俞大钧归还。D指挥点:陈启礼住宿的旅馆,为遥控作案的据点。陈启礼在获悉得手后,即自行离去。
    三、准备工作:①陈启礼与吴敦去年十月九日抵旧金山,董桂森去年十月十三日抵旧金山会合密商细节,并至现场探勘二次,决定作案的时机及方法。
    ②购妥两辆自行车。
    ③认识刘宜良出没的其他环境。
    四、执行过程:去年十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前,吴敦、董桂森二人乘旅行车至戴利市刘宜良住宅附近,换骑自行车靠近刘宜良住宅,并伺机由洞开的车库门潜入车房埋伏。上午九时二十分二人以三发点三八口径手枪击毙由楼上走下车库的刘宜良,随即骑自行车脱离现场,并在“停车点”弃置两辆自行车,改乘旅行车至“接应点”。与原计划不同处为:吴敦、董桂森与俞大均并未在此分道扬镳,却改为分驾二车至旅馆与坐镇指挥的陈启礼会合,俟后共同离开。机密资料亦指出,刘案嫌犯并非由旧金山搭机返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