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担心中国革命成为拉丁美洲的榜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0-01-26

    【本刊讯】西德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前进报”11月27日登载了黑拉·贝尔格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京跃向南美”,摘要如下:
    并不是所有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十周年的客人,都像拉丁美洲十四个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那样,受到特别的尊敬。毛泽东、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都特别的接见了他们。显然,对于拉丁美洲同志的这种态度不完全出于客气,而主要的是出于非常具体的政治考虑。
    最近有些迹象表明,北京共产党人不单纯把注意力集中在巩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而且有意识地、夸大自己的典范作用,进入世界政治斗争场所。因此这完全作到了赫鲁晓夫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讲话中所说的。赫鲁晓夫说,中国的榜样对于世界很多地方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是适合的,它成为它们的典型。假如人们在解释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亚非那些地区
    这些地区在发展它们的国家时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们是要走中国的道路还是走印度的道路——那末人们就忽略了西半球国家(即南美和中美)在某种范围内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然而受过教育的南美人过去只有些关于中国的地理知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则根本一无所知。
    中国人对他们的榜样继续发生影响还是兴趣怏然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在世界上政治地位的提高将是显然的。
    的确,今年3月间,紧接在苏联共产党第21次党代表大会闭幕之后,毛泽东和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阿根廷、古巴、巴西、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等国共产党干部进行接触。在郑州会谈以后发表了一份公报,在这公报中毛答应中国兄弟党全力支持拉丁美洲的同志。
    从此以后,从南美和中美到北京访问的人络绎不绝。
    大多数访问的人绝不都是共产党,居多数者是左派知识分子,其次是一批商人,他们想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特别优惠的经济协定。他们都对中国人这种显著进步感到非常惊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他们来自要解决类似问题的国家。
    北京新建立的南美事务研究所从热情的南美人的旅行扎记里捞取政治资本,并且详细研究在这些国家里的共产主义宣传工作。
    中国的榜样和宣传在拉丁美洲有肥沃的土壤,因为在那里存在着类似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问题:文盲,居民不可想像的贫困,很多城市里的无产阶级,原始的耕作方法,缺少工业,大地产。此外,突出的政治问题是“美国帝国主义”。美国帝国主义一方面向这些国家输入了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另一方面使得有民族自豪感的南美人清楚地认识到政治上的附庸地位。这种传统的反美情绪不仅在知识分子阶层中可以找到。北京在加强宣传方面所作的一切都加深了反美情绪。在这方面需要提到拉丁美洲日益增长的不满,如阿根廷的罢工,巴西的饥饿暴动,智利的经济危机,卡斯特罗的古巴经济困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