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中国国庆充满欢乐而隆重的气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0-05

    【日本《读卖新闻》十月三日社论】题:前进中的“中国式社会主义”
    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节,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军事阅兵和五十万人参加的群众游行。检阅的主角是邓小平。庆祝活动反映了中国执行现代化路线的成果,充满欢乐而隆重的气氛。
    从欢乐的庆祝活动来说,是自一九六五年以来即相隔十九年后第一次出现。
    在敞篷车上阅兵并站在登上天安门的领导干部中心位置的邓小平,精神焕发,充满信心,看不出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
    掌握了党内领导权的邓,在短短的几年内便从正面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路线,使中国经济又恢复了活力。邓小平路线恢复了文化革命前的经济调整政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大胆地推行这一政策,尊重经济合理主义胜过尊重精神主义。
    中国提出了“在本世纪末使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远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使农村人民公社实质上解体,并实行生产承包制度。为打破中央集权经济的僵化,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另外,企业的“利润上缴制”正在改为纳税制,社会主义的价格体制也开始重新研究。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场把资本主义市场的长处吸收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改革中去,与此同时值得重视的是“经济特区”的作用。
    中英最近达成协议,在一九九七年“归还香港”。中国向世界保证,在收回香港五十年内维持资本主义现状,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
    在二者中间,在香港周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中国还把相当于经济特区的“经济开发区”扩大到沿海十四个大城市和海南岛,以便从西方引进缺乏的技术和资金。
    在这种“中国式社会主义”试验的前进道路上,也遇到了国内的抵抗,一些人总是采取保守态度。
    邓先生现在试图通过实行行政改革和整顿党风来克服残留的文化革命思想。恐怕可以说“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试验已经到达无法制止的地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