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路透社说中国经济正接近一个关键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0-02

    【路透社北京九月二十七日电】(特稿)(记者:埃里克·霍尔)中国领导人和西方经济学家们说,中国的经济正接近一个关键阶段,北京在这个阶段中必须着手处理由于五年前开始实行的经济改革取得成功而带来的后果。关键是国家将如何保持对改革所激发的、起离心作用的强大市场力量的控制,这是中国共产党政府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得成功,那就能够出现一种能在本世纪最后一些年里继续存在下去的强大的经济。政府领导人一直说,下一个五年计划将是个巩固时期,其特点是要更严格地控制省一级过于迅速的发展。
    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重工业产值猛增了八十九倍,但是轻工业的产值只增加了十九倍,农业产量则慢吞吞地只增加了二点四倍。
    邓对农民采取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刺激性措施:联产计酬。保证国家收购他们收获的农作物并且允许农民随意出售剩余农产品。中国现在预料将连续第四年获得创纪录的粮食收成,其他重要作物的生产同样也很好。
    此外,他们还优先发展能源和交通运输以及纺织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和轻工业部门的发展大致平衡。
    根据官方的数字,自一九七九年以来,经济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七点九,是在实现政府所规定的到二○○○年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所需要的范围之内。
    但是政府已说过,为了保持这种增长速度,它必须克服定价不合理和管理不善这两个基本问题。
    中国的价格问题的核心在于,不合理的定价制度意味着某些部门不管怎么努力总是亏损,而另一些部门则总是赢利。
    有些西方经济学家相信,许多中国人已习惯于多年来人为地规定价格的做法,尽管人们的平均收入正在不断增长,他们仍不愿意接受物价上涨。
    政府一直以提供大量物价补贴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这类补贴竟占去国家预算开支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赵紫阳总理已说过,这是无法维持的。重要经济学家薛暮桥则说,价格必须提高。
    给予工业部门的经营管理自由要求企业领导有主动精神,现在政府强调要训练经理人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