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电脑专家鲍汉威认为:我推广微电脑可回忆四化进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9-01

    【香港《文汇报》八月十五日文章】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电脑学会东半球地区主席鲍汉威认为,中国电脑工业应该走自己的路,而不必重复西方国家犯过的错误。
    鲍汉威强调,由于社会制度相异,中国所需要的电脑,在对象和结构上与资本主义应有所不同,应该利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出全盘规划。他指出,近年来,美日两个电脑超级大国在电脑研制科技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无非是为了垄断国际市场。
    他说,与此相反,中国所急需的并非建造智能电脑和超级电脑,而是推广使用中小及微型中文电脑,使其普及使用。因为“四化”中许多企业要现代化生产和改革,包括工业控制和管理,所需的电脑系统绝大多数是小和微型电脑系统,所以只要能提供大多数这个阶层的用户的需要,在“四化”进程中便可以有实际可观的成果。
    国内许多企业如果有了这些小、微型电脑并加以适当应用,对整个“四化”的进展将会有很大的推进和影响。
    鲍汉威强调,因为中国国土辽阔,很多工业结构皆十分庞大,专业用电脑有特别大的需求。在需求量庞大的前提下,专用机比通用机省却许多不必要的硬、软件部分,因此生产成本相对来说更为便宜,易于生产,在应用时容易维修。这在控制系统的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维修和应用人员时可节省许多时间和课程,对培养大量技术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鲍汉威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国内外的有利条件集中起来,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
    他提议在香港搞一个橱窗式的工厂,批量生产在国内进行。香港这个工厂有以下用处:
    一、引进先进的技术,包括生产电脑技术和设备。
    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生产电脑的管理手段和应用电脑于工商业行政管理。
    三、作为一个训练场所,培训国内电脑生产单位工作技术及管理人员,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产品质量提高到国际水平和把成本降低至国际合理的生产成本。
    四、避免国际(特别是美国)的禁运压力而使我国生产单位在合理价格上得到生产资料,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和电脑测试设备。
    五、作为一个科学单位,利用香港对外条件,把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引进国内,经常研究和改良产品,以求达到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刀。
    六、作为国内产品销往国外的“桥头堡”,为收集并分析国际工业情报作好准备。
    七、利用这个工厂培训应用人才,在有利的硬件提供条件下,占领香港这个市场。
    有了这个香港工厂,再利用它来带动国内的一些同业工厂,作为一个科研单位,收集情报,改良产品,并作为将来国产电脑推销国外的一个“桥头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