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东京大学教授林周二谈中国经济建设(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8-01

希望中国讲点市场学
    林教授一再说,中国人应讲一点市场学(或曰“市场开发学”、“市场造出学”),并举了不少例子,说明我们在生意经方面太不高明。
    他举茅台酒为例。茅台酒一瓶大概二十元(这可能是过去的价格),包装是红色的,多少年一直没有变化。他说:“茅台酒为什么不能多搞一些品种,比如,搞一种稍高级的,味道稍好一点,包装换个颜色,比如把红色换成黑色,卖五十元一瓶。再搞一种更高级的,装进漂亮的盒子,卖它一百元一瓶。照日本人的心理,必有人喜欢买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送礼。
    “总之,搞商品要注意满足各种需要,既有稍便宜的,又有稍贵的,又有很贵的。一般人可买便宜的,有钱人可买贵的,各得其所。日本确有很多有钱的人,钱花不出去就觉得难受。”
    林说:‘‘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变化很快,(广州)交易会的形式跟不上市场形势,因为只能订明年的货,而明年的市场又变了。所以应该减少层次,由生产单位直接派人到国外摸市场动向。研究国外市场的人不到外国生活,就不知道外国人喜欢什么。同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抢时间,日本不委托中国生产纤维制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动作太慢。香港、台湾……都有人驻在日本,搜集市场情报,中国、南朝鲜却没有人。拿服装来说,特别是妇女时装,同样的衣服,今天卖一万,过半月就跌价五千,这反映了流行样式变化之快。在日本,比如有一百家妇女服装店,其中就有一家是实验店,专门出售各种刚设计、试制出来的新时装,服装商社就专门派人观察哪一种试制品、哪一种样式受顾客欢迎,卖得快,掌握了市场信息之后,立即委托香港、台湾等地的厂家制作。为了抢时间,传递生产计划、运送产品多使用飞机,这样,短则十天,长则二、三十天,由受托厂家生产的新时装即可运来日本投放市场。而当其它商店蜂拥而上跟着出售这种新时装时,实验店又在试售更新式样的时装了。”
    为了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必须大力克服官僚主义,认真改革经济和外贸管理体制。林教授在谈话中,经常流露出对中国的某些不合理的管理体制的意见和不满。他举例说:“不久前日本航空公司印制月历,画面采用美人像,其中有一种印中国美人,着旗袍。日方为此曾与中国有关当局商议,在征得同意后就这样印了。
    “但是,印出来后,又不知中国的哪一个部门提出异议,结果不得不重印。中国的垂直型的行政部门之间好象很难通气,意见不统一,使日本人感到很难打交道。
    “在合办企业问题上也是如此。好不容易与中国方面达成协议,以后不知又从什么别的部门冒出不同意见,把前面达成的协议一风吹。”
    林教授谈到中日的文化和经济关系时还说:“尽管在文化上,日本与中国很亲近。但是,却不会因此而在经济上对中国表示‘特别热烈’。日本在经济上可说是‘八方美人’,对外国均一视同仁”。林说:“当然,中国是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市场很大,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人对中日经济关系才给予相应的重视。”
    (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