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黑格尔回忆录《我何以被迫辞职》(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6-03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四月八日发表《黑格尔回忆录》的第三部分】题:我何以被迫辞职
    我在福克兰群岛问题上进行的努力最后使我失去了国务卿的职务。
    从白宫传出消息说,我承担福克兰群岛的使命是为了同里根对牙买加和巴巴多斯的访问抢镜头,这使我很吃惊。我被告知,白宫把我的和平使命叫做“哗众取宠”。
    《纽约时报》四月十日报道,我拒绝接受从白宫的机群中拨给我的一架飞机,因为这架飞机没有窗户,并要求拨给一架比较舒适的飞机。
    然而,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窗户,而在于工作空间和通讯设备。国务卿一向使用的VC—137飞机装有办公桌、打字机、复印机和最先进的通讯设备。我和我的助手们将一次又一次草拟关于福克兰群岛协议的各式各样的文本,需要迅速和可靠的通讯设备,以便向总统汇报,并同这场争执的有关各方互通信息。因此,这些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我要求克拉克(里根的国家安全顾问)给换一架飞机。克拉克对我说,贝克(白宫办公厅的一位负责人)负责分配飞机,只有他能够改变这项命令。我说:“那么,要他给换一架好了。”
    我的一位助手对《纽约时报》记者发了一通牢骚。该报引用他的话说:“自从这个政府上台以来,黑格国务卿就一直不得不忍受这种暗箭的袭击,这不足为奇。”他的话具有一种有趣的真实性,使我很容易饶恕他的所有过错。
    我没有带记者,我和我的助手们没有传出关于谈判的任何消息。我之所以没有带记者,是由于飞机上实在没有他们呆的地方,更何况对于一项需要依靠秘密外交手段保证成功的使命来说,宣传是没有用处的。这造成了一个真空,很快就被泄漏消息的人们和发言人、甚至还有一两个有胆量的记者填补了。
    “哗众取宠”这个词在报刊文章中出现了。赫德里克·史密斯在《纽约时报》上报道说:“白宫助理们又在私下抱怨黑格先生‘哗众取宠’。其中一些人说,他不但占据了舞台的正中央,甚至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把公众的注意力从里根总统身上吸引到自己身上”。报上报道的这种流言蜚语增加了。我回来后不久,一位从不隐瞒事情真相,并且有条件了解真实情况的老朋友来电话说,在白宫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讨论了我的前途。我的这位朋友说,贝克在会上说:“黑格得走开,而且要迅速地走开。我们将促成这件事。”
    一九八二年六月,在去巴黎途中的“空军一号”飞机上,里根总统把他的阅读用的眼镜打破了。巴黎是总统对欧洲的十天外交访问的第一站。我于是把自己多余的一副眼镜借给他戴,他发现戴上这副眼镜视物完全清晰。我说,“总统先生,这说明我们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为这个小小的玩笑大笑起来。但是当此行结束时,我终于清楚地发现,无论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多么相似,但我们在其他重要问题上是有难以消除的分歧的。而里根和我之间也一直没有足以消除这种分歧的私人间的信任关系。
    尽管在凡尔赛达成(讨论支持法郎和限制西方给苏联贷款)协议是总统欧洲之行的目标,但这并不是我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随着英国军队准备对福克兰群岛进行全面登陆,福克兰群岛之战正进入最后阶段。而且,当总统专机在六月一日飞越大西洋时,以色列似乎肯定会在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后入侵黎巴嫩,挑起一场可能变为更广泛的冲突的、危险的毁灭性战争。
    此行期间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被克拉克搞得更加复杂了。他作为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似乎在实行另外的对外政策,采用单独的联络渠道。在华盛顿,乔治·布什的处理危机小组召开了会议,讨论黎巴嫩局势,并与克拉克建立起联系,然而却将国务院撇在一边。这样的方式肯定要产生混乱,而且混乱不久就出现了。在联合国表决的问题上前后冲突,对在黎巴嫩的战斗员发出的信号混乱不堪。这中间有些问题,在我看来,对我国是一种危险,而且使总统陷入推倒已经作出的决定的地步。
    在发生几次象这样乱糟糟的事件之后,我问克拉克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料,克拉克一反旧日的友好态度,给了我一个难以捉摸的回答。他说,“艾尔,你在这届政府中已赢得许多战役,但你最好能懂得,从现在起总统将主管对外政策。”在我上次去布宜诺斯艾利斯返回后的几天内,我对我的妻子所说的关于福克兰群岛可能是我的滑铁卢的那番话已具有预言的性质。随着福克兰群岛和平努力的失败,我的形象受到损害。白宫的诽谤家们显然发现了我的新弱点,于是对我在对外事务方面的权威发起了最后的猛攻,并竭力破坏总统对我的意见的信任。(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