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印去年拍摄七百多部影片创世界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5-29

    【香港《亚洲周刊》五月四日报道】以孟买为中心的印度电影界,影响所及,令人敬畏。每天,都有上百万影迷拥进四大城市——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的影院。虽然全国只有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二家影院(平均六万三千人合一家),然而新片上映的消息,却能借助渲染恐怖、性感和暴力的光怪陆离的招贴画,传至最为僻远的地方。人们可能记不清当政者为何人,却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孟买电影界中的头面人物。一些严肃电影的制作者特别谴责那些耗资甚费的巨片所表现的麻木心灵的逃避主义。年青的“艺术电影”导演玛尼
    ·卡乌尔说:“印地语商业影片是毒害大众的鸦片”。
    那些制作此类巨片的人当然并不觉得所取成功何错之有。超级明星马昌据理力争,他说:“印地语影片之所以具有巨大威力,在于它给人们一种自由之感,而较少压抑。”成就最大的商业影片制作者之一曼莫汉·戴赛为他的行业作的辩词是“人们需要这类影片”。他说:“作为调剂生活和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非有这种影片不可。我搞的是观众想看的影片,并不强加于人。我是个尽责尽心的电影工作者。”演员兼导演拉杰·卡普尔说得更简明扼要:“我们向观众出售的是他们想看到的梦境。”他还说:“在苏联,我甚至比尼赫鲁还受人欢迎。”
    这类梦境,如果真是名实相符,那么正是一项巨大事业赖以建立的基础。
    去年,印度电影工作者拍了七百四十二部影
    片,创世界纪录(名列第二的日本生产了四百部,香港是九十九部,美国是二百四十九部),而向这全由私人出资维持的电影业的投资额达到了四十亿卢比(三亿○八百万美元)。票房收入是五十亿卢比(三亿八千五百万美元),政府大约从中抽税二十亿卢比(一亿五千四百万美元)。此外,一百万左右的影剧院工作人员、制片厂技术人员、摄制组各类人员以及艺术家,加上一群数目不详的躲在每家影院门口的倒卖戏票的“黄牛”,都从这项事业中提取他们的收入。
    就此还附带产生了一些有利可图的行业。影片需要围绕主题配曲,并且谱制电影歌曲,于是音乐录音磁带行业应运而生,日趋繁荣。发展至最近则又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盒式录像磁带市场,这给因袭老套的电影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竞争对手。最后,大约还有五百种出版物在向一百万左右的读者讲述明星人物私生活中那些拨撩人心的细节。
    印度电影至少就财政而言,情况良佳。实际上它已跻身于该国名列前茅的十大工业之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