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港报介绍日本的神户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10-04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题:神户博物馆的收藏品记录了日本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历史
    日本任何其他城市同外国人的来往都没有神户那样悠久而频繁。在公元四世纪,中国和朝鲜的文化就是通过这个港口传入日本的,因为它地理位置适当,正好濒临日本内海。八百年后,到了公元十二世纪,日本的首都一度曾从京都迁到神户西面的福原,不过为时不长,当时的意图是想通过对外贸易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日本。
    到公元十六世纪的时候,神户附近的兵库成了日本的一个重要港口。随着一八六八年明治时代的开始,神户成了日本第一批开放的国际通商口岸之一。
    最近整修一新的神户市博物馆展出了反映该市这样一段漫长历史的艺术品和其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因此,它所汇集的那些艺术品、资料和其他物品实际上可以简略地反映出日本人千百年来在外国客人来到时既感到茫然,又觉得新鲜有趣,时而又极其厌恶的心境。
    这座漂亮的白色建筑物座落在神户东方饭店隔壁。人们一进馆首先看到的是有关日本与亚洲其他地区早期文化交流的展览。从公元四世纪起,金属器皿、坟墩和佛教通过这种交流传入了这个农业社会。这个时代的标志是精美的钟形青铜制品和青铜戟。当时日本文化尚在幼年阶段,因此对亚洲所传来的一切事物都可欣然接受。
    有一个房间专门陈列出口的火柴盒,另一间则专门展览精心设计的英文茶叶标签。
    神户博物馆所收藏的十六世纪所谓南蛮时代的珍宝(南蛮时代这个称呼是由于欧洲探险者们从南洋来到日本而得名的)是从池中先生收藏的四千五百件南蛮艺术品中挑选出来的。它们陈列在二楼一间宽敞的陈列室里,其中包括画幅、画屏和画卷,还有带有那个时期流行的十字架和念珠等“装饰性”图案的日常用品。
    从这些收藏品中可以看到,在十六世纪中叶来到这里的葡萄牙航海家们,给当地人带来了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洋货,如烟草,眼镜、火器,还有基督教,这些东西在当时看来一定有些稀奇古怪。
    然而,与日本早先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情形截然不同,十六世纪欧洲人的影响看来甚为微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