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东京城市建设今昔(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04-03

住宅问题
    住宅问题,一直是日本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人民的居住条件是很困难的。由于原有住宅大量毁于战火,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缺房,当时仓库、兵营、学校等都用来住人,还有不少人不得不露宿。但是战后三十多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显著变化。据统计,目前,东京都内的住宅数已达四百二十九万套,比居民户数多三十二万套。这一水平虽然略低于日本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从数量上看,大致达到了「均衡状态」。
    今天,漫步在东京都内,到处可以看到栉比林立的中、高层建筑,各种形式的住宅日益增多,不少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居民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住宅紧张问题已逐步得到缓和。
    据日本朋友的介绍,日本住房问题解决得比较快的原因之一,是住宅建造实现了工业化。早在一九六○年,日本成立了「公共住宅部件标准化委员会」,逐步实现了住宅门窗、厨房、卫生间以及供暖通风设备的标准化,尔后又多次采取措施,统一全国建筑材料制品、构件以及各种设备的标准,为它们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随之,由工厂大量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相继出现。日益增多的「装配式住宅」在解决城市居民住宅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近十年中间,日本在全国新建了大约一百六十万套这种住宅。由于这种住宅的墙壁、天花板、屋顶等部件全部都是由工厂生产的,在作业现场仅进行装配,所以精度高,工期短,建设速度比较迅速。为了保证这种住宅的质量,日本政府建设省建立了「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对于这种住宅的耐震、防火、通风、隔热、隔音、节能以及耐久性都有明确的要求,负责对工厂进行监督。
    在东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虽然一幢幢的建筑正在建设,却看不到大量堆积的建筑材料,施工现场不仅人少,而且也很干净。预制构件乃至浇灌用的水泥都是根据建筑进度和需要量及时运到工地。运抵施工现场后,直接使用,避免了两次装卸和运输。不少高层建筑往往是搭起钢架以后,覆盖上泡沫水泥外壁和化学石膏板的内壁,再加上内部整修就建成了一幢十层大厦,最多也只需十几个月。(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