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中国实行调整已在农工业和外贸上取得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04-02

日本银行刊物认为解决能源和粮食问题,以及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仍然是我国今后的课题
    【共同社东京三月三十日电】题:日本银行分析,中国实行调整政策,在农工业和贸易收支上取得成果
    日本银行在三十日发行的《调查月报》上,刊登了一篇《调整时期的中国经济》的文章。
    文章说,中国从一九七九年开始执行经济调整政策以来,四年时间过去了,最近已经开始在农工业生产和贸易收支等方面取得成果(农工业生产顺利地扩大,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可以认为,中国当局对于政策的实施也加强了信心。
    以这种情况为背景,去年十二月制订了第六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五年)。这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在到本世纪末把农工业生产翻两番的长期目标下,奠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
    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作为今后的课题:解决能源问题(这个问题容易成为供给方面的制约)和粮食问题;提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范畴内的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文章指出今后的问题是:一、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估计农工业生产将以百分之四的年率增长,但是,能源生产却仅仅定为增长百分之一点四左右,能源供给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安;二、由于人口增加,粮食自给并没有实现,进口粮食有可能对资金和生产资料的进口造成制约;三、具有自由主义经济的色彩的经济效率政策,譬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活用价格的供求职能等,在计划经济的范围内究竟能够实施到什么程度?’
    【时事社东京三月三十日电】日本银行三十日发表了题为《调整时期的中国经济》的文章。日本银行在这篇文章中就中国正在执行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指出了以下三个问题:一、要达到把能源消费量节约百分之十强的目标,需要作出格外的努力;二、如果增产粮食不象计划那样取得进展,将会因为继续进口粮食而使得资金等的进口受到制约;三、在计划经济的范围内如何设法求得经济效率化,还需要继续摸索。
    文章就粮食问题分析说,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估且不论,到二○○○年为止的长时期里,增产的余地不会太大。文章提出理由如下:耕地面积难以扩大,迄今对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生产责任制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及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