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台湾电影业处于凄风苦雨之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12-28

    【《台湾新生报》十二月十一日报道】题:国片业者一片凄风苦雨,制片发行戏院大吹淡风
    国片市场景气低迷,一百余家的制片和发行业者,今年的业绩均出现了巨额的赤字,业者估计,到今年的农历年,将有一些公司面临停业。
    事实上,今年的下半年,已经有不少的发行和制片公司面临半停业状态,期望景气好转,但票房的每况愈下,使得制片和发行更是躇踌不前,制片量锐减,发行疲弱,票房不理想,影片交易停顿,形成了制片、发行的恶性循环。
    六条国片院线,根据以往正常的情形,每年约需二百四十部的片源,每部影片也都能维持一至两周的映期,票房从三百万元到一千余万元不等。而自今年下半年开始,票房不振,每部影片的映期最多只能维持一星期,票房锐减成一百至三百万元,近一个月情形更是严重,几十万元票房的下片比比皆是。
    就在这一个星期,有一条院线在七天之内几乎换了三部影片,三部戏的总收入也只有一百余万元。
    多年来积压在片库的影片,现在都纷纷出笼,几个月下来已消耗了一大半,有的院线片源不足,干脆拿出较有水准的旧片作二轮甚至三轮上演,再长久下去,戏院将无片可演!
    根据统计,今年的制片量只有一百五十部左右,有三分之二的制片人收不回成本,控制六条院线的发行商,除邵氏略有盈余外,其他均是赤字,从一千万到四千万元不等。
    在制片、发行和戏院的环节中,戏院比较是稳定的一环,但近半年来也有招架不住的现象,中南部已有二三级码头的戏院开始停业,停业虽然没有收入(不停业也没有收入),至少还可以省下营业税、水电和人事开销。电影界一致认为,现行的电验尺度是削减国片与港片、西片竞争力的最大症结。其次,外国录像带的猖獗,什么样的剧情和镜头没有?国片遭受盗印缺乏保障,这些都不是业者所能克服的,又如何能寄望国片起死回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