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美刊载文介绍影片《甘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12-27

    【美国《新闻周刊》十二月十三日文章】题:影片《甘地》(作者:克罗尔)
    有极少几部影片人们是非看不可的。阿顿巴勒爵士的《甘地》就是这样一部影片。这位英国演员兼制片人兼导演曾经梦想和构思了二十年,来拍一部关于印度政治和精神领袖的影片。《甘地》是一部大众化的影片。它触及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题材,并且是以一种很高的才智和直接的感情力量来处理这一题材的,它有机地组合了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的一生的种种事件。
    甘地是一个不断改造本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又使世界发生变化的人物。布里利围绕个人和社会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写出了他十分出色的电影剧本。影片从七十八岁的圣雄甘地,这个光着脑袋、戴着眼镜、围着白腰布,拖着便鞋的世界熟悉的人物于一九四八年被暗杀开始。接着,影片立即回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银幕上出现了年轻的甘地——这位在英国训练出来的律师——在南非坐火车的镜头。年轻的甘地,一头整齐的黑发,戴着伦敦的领带和挺括的衣领,脸上露着一丝傲慢的微笑,比英国人还英国人。正当他在一等车厢舒适自得地坐着的时候,突然一个乘客怒气冲冲地命令他:“你这黑驴,滚回三等车厢去,否则我把你扔出去。”这使他大吃一惊。骤然间,甘地躺在了满是尘埃的车站上,从中尝到了种族歧视的滋味,这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生活。
    这是贯串在整个影片中一系列变化的开始。这位衣着整洁、自满自得的年轻人,差不多是有悖于他的意愿,成为南非印度人争得权利而进行鼓动的政治领袖。由于遭到警察的毒打、并被投进监狱,甘地规定了非暴力抵抗的原则。他领导的示威游行队伍受到骑警袭击,他就躺在地上;他在一个群众集会上告诉听众,“我愿为事业而死,但不愿为此去杀人。”但他仍是一个西方模仿者:他在那个群众集会上仍唱着《上帝拯救国王》;并举着“我们是帝国臣民”的旗帜游行。
    种族、经济和司法方面的压迫所引起的暴力,逐渐塑造了一个新的甘地,就好象他是在历史的铁砧上锻造而成似的。他刮得光光的脸上留起了胡子。他那光洁的黑发不见了。而当他穿着囚服,从牢房中被人召唤出来,去南非将军斯马茨的办公室,为改变印度人的法律地位而谋求达成一项妥协的时候,关键性的时刻来到了。
    在甘地和斯马茨面对面的谈判中,我们看到了本世纪重大事件的缩影。而当甘地脱下他的囚服之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他穿起西方服装了。这一服装上的变化象征着他的解放。回到印度后,甘地以一种令人惊讶的程度同印度民众打成了一片。
    随着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给大英帝国的统治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英国人的地位动摇了。在一次会谈中,一个英国死硬的保守分子唾沫飞溅地说:“你们别想让我们离开这儿。”甘地平静地回答说:“不,最后,你们就得离开这儿。”这一推断促使甘地采取一系列行动:为了抗议英国皇家对盐业的垄断,他长途跋涉二百英里来到海边亲自晒盐;他的追随者在以暴力对抗暴力进行反抗的时候,他进行绝食。惨不忍睹的是戴尔将军命令他的军队向和平示威者进行扫射,打死了一千五百一十六人,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大屠杀。
    阿顿巴勒、布里利、摄影师威廉斯和泰勒以及阵容强大的摄制组和演员班子,在把甘地的一生压缩成三个小时左右的史诗片的过程中,极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
    阿顿巴勒意在拍摄一部不用特技、不作虚假的心理分析的影片,他那老的传统手法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