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评论:《铃木访华的意义:恢复信任是最大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9-27

    【共同社东京九月二十五日电】题:铃木首相访华的意义:恢复信任是最大课题
    铃木首相访华是在已故大平首相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访华三年之后进行的。十年间,日中关系的纽带迅速加强,经济合作也稳步发展。但是七月以来表面化的审定教科书问题却在两国的友好关系上蒙上了一层阴云。在这种情况下,铃木首相访华的意义与课题是什么呢?
    围绕教科书问题而发生的不和对于铃木首相来说无疑是出乎意外的。开始时,首相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日本在战前的行为的评价应等待后世的历史学家作判断”的程度,整个政府的处理也是缓慢的。后来,对于教科书的批判又逐渐升级,胡耀邦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十年来第一次批判日本军国主义,说“日本一部分势力妄图复活军国主义”。
    随后,根据中方要人的讲话等,外务省得出了如下看法:“虽有种种问题,但中国将会热烈欢迎首相”。
    比首相先走一步去访华的自民党议员盐谷一夫(日中议员联盟副会长)指出,“教科书问题对于再次认识日中联合声明,恢复信赖关系,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强调有必要通过首相访华进行政治解决。能否为回到关系正常化时“存小异、求大同”的出发点上,冷静地重新认识同中国的关系,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找到途径,这将是首相访华的最大课题。
    此外,考虑到中国的对日批判还涉及修改宪法、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等日本的政治潮流,那就不能不说,其中包含着要重新研究日本作为一个国家而走的道路的动机。
    了解九月上旬举行的党代会的意义,对铃木首相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坚持现代化路线和对外开放路线,外务省干部也给予评价。但是,对于民族主义的高涨和突出对苏“调整”的意图,现在仍然没有分析透彻。
    十年来,日中双方的国内政治都发生了不小变化。同日中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国际形势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动。因此可以说,象征日中两国之间产生的“不正常状态”的,就是教科书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