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阅读
  • 0回复

香港《文汇报》特稿:《再访蛇口又见新姿 》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7-31

    【香港《文汇报》七月十五日特稿】题:再访蛇口又见新姿(记者:施骏)
    蛇口工业区建设进度受到本港投资者的关注。记者曾经几次到蛇口,最近再访问这个工业区,又有新鲜的感受,觉得蛇口是按设计者的布局而稳步建设的。
    记者首次访问蛇口的时候是在七九年底,当时没有直接的交通工具,是与一些拟在蛇口投资的商人乘坐招商局的快艇前往的。工业区内还没有码头,快艇是泊在蛇口渔港的旧码头,由边防、海关作简单的检查后,再坐小汽车往工地。两年半后的今天,工业区已建妥了自己货客运码头,每天有两班定期飞翔船往来大角嘴码头,边防、海关及检疫部门也在码头设立了办事处,此外还有免税商店,成了一个出入口岸。
    第一次到蛇口的时候,吃饭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在快艇上获招商局分派一盒点心,各个嘉宾只有啃盒餐充饥。几个月后,笔者第二次随外商访问蛇口,简陋的饭堂已经搭起了,可以坐下来吃一顿饭,不过供应还未上轨道,甚至连米、菜也有不少是山香港运去的。
    过了几个月,也是蛇口——香港飞翔船通航的时候,参加通航的嘉宾可以安坐华苑酒家品尝各种野味佳肴。
    微波站的小山岗是观望蛇口的最佳位置,这里南观北望可见工业区的全景。过去所能看到的是弯长而宁静的蛇口湾,在绿林带中夹杂着一、两间单层较旧建筑物,这些都是蛇口村蚝民或是渔民的住宅。而今在这片已被开发的二十四万余平方米的土地上,所看到的不单是五通一平的工程,还有一幢幢新建的职工宿舍、厂房及花国别墅,有规划的公路及海滨小径……。笔者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工业区的公路,最初的公路也是凹凸不平的,把人抛上车顶;第五湾与第六湾间的小山头还把工业区分成两截。现在这个山头被铲平了,工程队从这里搬走了四万五千立方米的石方,建成一条沟通工业区南北,有花圃间隔,两旁有单车道的公路。微波站本身变化也是相当大的,主人第一次带领笔者步行上山参观,兴致勃勃地介绍
    波站是相当先进的通讯系统设备,那时还是一个空壳,但是现在微波站已建成使用。前往微波站的公路被铺上柏油,路旁也嵌上雕麻石栏杆。相当美观。
    据招商局及工业区的负责人告诉笔者,直至现在招商局已先后与客商和内地单位签订了三十六项在蛇口兴建工厂企业的合同。其中工业项目为二十二个,商业及服务业九个,运输业两个,房地产三个;此外还有七个项目在洽谈中,总投资额约十亿港元。由开始五通一平的工程至今已届两年十个月的时间,区内己有十七项工厂企业投资及营业,其中包括制氧厂、油漆厂、游艇厂、机械翻新厂、集装箱厂、电子玩具厂、塑料编织厂、石矿场等。据笔者获悉,目前不少厂商在蛇口购置了公寓和别墅,为长期在蛇口立足作准备。
    当然,如果说在蛇口办厂投资是一帆风顺的,那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工业区的本身,投资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干扰,但是两年多来的事实证明,工业区的干部及投资者有勇气和能力克服这些干扰,成绩就是证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