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中报月刊》文章:《受美国农产品倾销危害的台湾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6-04

    说台湾农业正面临衰退的困境,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当局执行一项亲美政策;美农产品倾销台湾使农民遭受惨重打击
    【香港《中报月刊》五月号文章】题:受到美国农产品倾销危害的台湾农业
    近几年来,长期陷于滞息的台湾农业,正面临衰退的困境。这一严重情况已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
    今年二月,立委蔡友土就台湾农业日趋衰退的严重现状向行政院提出质询时指出,一九七三年制订的为期十年的发展台湾农业的条例,经过整整九年的实施之后,到今年所显示出来的结果是“农业发展非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蔡友土提出多项数据说明,一九七三年公布农业发展条例时,农业收入占农家所得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五点六,而一九八○年反降为百分之二十六点四,少了百分之十九点二;同一时期的农家所得与非农家所得的差距亦由百分之六十八点四,降为百分之五十六点七;农业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从三十八点九岁,提高为四十三点七岁;每户平均耕地面积由一点零四公顷,降为一点零二公顷。根据台湾报纸提供的另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农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也由一九七二年的百分之二点八逐年递降为一九八一年的负百分之二点四五,九年间下降了百分之五点二。农业收入占农家所得的比例,一九六六年为百分之六十四,农家所得与非农家所得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十,农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五点二。
    由此可见,近十五年来,农家的收入越来越少,农家与非农家所得的差距越拉越大。农业生产的年增长率逐年下降,劳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日趋老化,每户平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这就是台湾报纸描写成“困
    难百出,弱不禁风”的农业衰退的景象。这些年来,为了挽救农业衰退的危机,当局召开过不少与发展农业有关的会议,制订出不少有关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条例,也拨出发展农业的资金,还聘请一些专家在报刊上做了不少有关发展农业的文章。但是,目前农业日益倒退的严重趋势,却极为客观地检验出当局的上述一系列措施,实是药不对症或可谓为隔靴搔痒之举,无济于事。
    到底台湾农业衰退的症结何在?只要剖开今日台湾经济的基本结构,就不难从中发现其深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烙印。
    三十多年来,台湾经济的发展贯穿着两项基本不变的政策:一项是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仰仗于美国的对外政策;一项是以农业培植工业,靠广大农民为工业(实际是轻工业和加工工业)长期提供廉价的农副产品和劳力需求的对内政策。在这两大政策当中,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对内政策是服从于对外政策的需要。这就使本来已很脆弱的台湾农业,处于内外夹攻毫无保护的双重灾难之中。农业除了原来负担的对内“培植工业”而作出牺牲的使命之外,还必须服从于当局亲美的对外政策。据台湾报纸报道,一九八一年台湾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总值为一百二十三亿美元,占当年台湾外贸进出口总额四百三十八亿美元的百分之二十八。八一年台湾输美总值为八十亿零四千八百九十万元,为当年贸易出口总额二百二十六亿美元的百分之三点六。八一年台湾对外贸易中出现十三亿八千多万美元的出超奇迹,实则是靠当年对美外贸的三十七亿美元顺差填补了当年对日本贸易所存在的三十四亿美元之巨额逆差之后所造成的。由此可见,台湾当局依赖美国的程度已达鱼儿离不开水的地步了。为了报答美国某些财团不予抛弃之恩德,为显示当局平衡台美贸易逆差的“诚意与决心”,当局已“六次组团赴美采购”美国产品。赴美的台湾采购团,到美国并不是设法进口美国的机械和技术,而是采购大量美国农产品来打击台湾的“弱不禁风”的农业。这种维护美国财团利益的对外政策,连台湾“农发会”的主委张宪秋先生都感到费解。
    据台湾农业主管机构的统计,人口只有一千八百万的台湾省,在去年批准进口的农产品,金额竟高达三十亿九千万美元之巨!在输进的农业产品之中,以美国的农产品为大宗,计有玉蜀黍、大豆、大麦、小麦等杂粮和苹果、新奇士橙、浓缩果汁,应有尽有。据不完全的统计,八○年和八一年,台湾进口的谷物杂粮,均接近六百万吨之数。而八一年进口的苹果竟超过七万五千吨之多。《联合报》去年六月间的一篇报道,揭露了台湾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使农民遭受惨重打击的事实。该报指出,就在政府“花费大量外汇从外国进口水果”,当台湾的“超级市场里充斥着美国苹果、日本梨子、加州葡萄汁、佛罗里达柳橙汁”的时候,台南县玉井乡的农民,却将一篓篓的黄澄澄香喷喷的芒果抛入曾文溪中销毁。目前台湾冷饮市场的果汁几乎为美国进口的浓缩果汁粉所独占。而这些源源不断地涌进台湾市场的美国浓缩桔汁,“其进口关税并未按果汁的百分之七十五征收,而政策性决定改用供制饮料用化合配制品百分之二十五的低税率进口,更加打击国内的果汁事业的发展及果农原料的出路。《中央日报》针对美国苹果大量销售台湾市场的严重趋势亦表示担忧:“自苹果开放进口后,省产苹果产地市价平均下跌四成左右,而一般水果亦受到池鱼之殃”。台湾素享有“水果之乡”的美誉,充满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品种繁多的水果,香蕉、芒果、水梨、苹果、柑桔都是质优味甜产量丰富的佳果。可是,在台湾各超级市场货架上看到的,却是美国的苹果、新奇士橙、葡萄汁、橙汁……。
    台湾准予进口大量美国农产品,而又不加上应该征收的适当关税与进口税的特殊措施,已引起去年年底参加台湾经济会议的有关专家和代表人士不满,并纷纷提出异议。连参加该次会议的行政院长孙运璇,在一次农业建设组分组讨论会上,对于目前仍未确立适合台湾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而感慨万分,并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十分明显,农业之所以“赤裸裸地暴露在农业先进国家强势倾销危险中”得不到保护,正是由于当局为了迎合美国某些财团的胃口需要的“国策”所致。此项“国策”也正是台湾农业衰退的症结所在。这是政治上依赖外国势力而在经济上必然蒙受其害的不等价的政治交易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