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洲华侨日报》文章:《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4-26

    设立不兼办工商信贷的中央银行就可以真正发挥银行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美国《美洲华侨日报》四月二日文章】题: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势在必行(作者:木卜)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人们提出了中国人民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的建议。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在写给中国金融学会首届年会的信中说,中国有必要把中国人民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健全银行体系,充分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这个建议引起了有关当局的重视,金融界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中国的金融体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同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
    三十年来,中国把银行当做财政部门的出纳机关,银行作为经济杠杆作用没有能够发挥出来。过去财政部几乎是社会资金分配的唯一渠道,财政部统收统支,地方特别是企业没有或者只有很少一点自有资金。近三年实行财政“分灶吃饭”,企业利润分成,并开始实行把基建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的制度。银行的存款随着地方和企业自有资金的增加而大大增加,它可以用贷款来分担相当大一部分中短期设备和企业技术革新所需要的资金。银行逐渐成为社会资金周转的中枢,它的任务大大加强了。但是中国现有银行机构和利率政策,同它所担负的任务很不相称。长期以来,中国只是用国家计划来控制投资,而没有通过银行来控制投资,结果使地方特别是企业自有资金的利润,产生相当大的浪费。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界专家们认为,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需要有一个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坚强有力、调度灵活和通过运用货币、信用等经济手段能对社会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的机构。
    然而,目前负有中央银行职责的中国银行忙于日常具体业务,难以完整地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责,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宏观经济的分析研究上。因此,金融界专家们认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考虑,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对于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中央银行,可使现行的银行体系健全,更有效地发挥银行的作用。但中国现有的金融机构,有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还有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等。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管理和协调全国的金融活动。建立了中央银行就可以使各银行步调一致,力量集中,可以更好地组织和推动全国的金融工作,统一管理和协调全国金融机构,运用货币、贷款、外汇、利率、结算等手段来活跃经济,真正发挥银行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此外,近年来,对外经济交流日增,中国参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往来,也需要有一个金融方面的总代表,这也就是中央银行。可见,建立中央银行是势在必行的。
    金融专家们为使未来的中央银行能够胜任各项任务的需要,提出了许多中央银行模式。
    一些人认为,货币的运动是由信贷的活动开始的,转账结算的收与付,现金结算和出与纳,都与信贷发生关系。调节货币流通的工具之一是通过信贷的融通或紧缩,因此中央银行要同时掌握信贷,以保持调节货币流通手段,保持币值稳定,同时也才有宏观分析的可能与条件,因此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
    大多数人认为,应成立单一的、不兼办工商信贷的中央银行。这相对来说更符合经济规律。这种意见认为,专业银行分设前的人民银行虽然也部分地有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但不完备。农村金融工作重要,农业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加强,而不能因为存在一些矛盾(这是人为的)就重新统起来。如果是一个大而全的人民银行,那就根本不存在中央银行制度问题,人民银行起中央银行的命题因而也就不能成立。所以持这种主张的人提出,现在各国中央银行多已从复合的或二元的演变为单一的。中国中央银行也应超脱一般信贷业务,把握住货币发行的闸门,对客观经济进行分析,调节社会经济生活,适应经济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