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四川卧龙区熊猫考察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3-28

    【香港《大公报》三月十九日译文】题:四川卧龙区熊猫考察札记(作者:纽约动物学学会动物研究及保护中心主任乔治
    ·沙勒)
    在离我帐篷不到一百英尺的雪地里有新的兽迹,邻近又有一串兽迹,说明有一较小的野兽向同一方向走去。中国同行和我整天在追踪它们的路线。后来,在一天下午,我们瞥见一头黑白色的动物,伏在一棵云杉的横枝上,树下还坐着一头大一点的。
    在中国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两个月之后,我终于第一次看到在野地里的熊猫。
    中国专家估计,今天熊猫的总数可能不超过一千头。七十年代中叶,由于它们爱吃的一种竹子,大批开花死亡,有一百多头被饿死。中国邀请“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参加关于这一珍贵动物的研究及保护工作。该会的会徽就是熊猫。我是应基金会聘请来参加野地研究工作的。
    我们帐篷周围的白桦覆盖着冰霜,映着清晨的晴空闪着微光,帐外温度华氏十四度。我和南充师范学院胡锦矗教授出去寻找熊猫踪迹。层峦叠障,竹丛密布,跋涉困难。
    我们登上一处山脊。我们的营地在八千三百英尺处,熊猫往往出没于一万零五百英尺处,甚至更高——只要那里有竹。尽管隆冬天寒,山区植物茂盛,云杉、铁杉到处挺立,树下遍布杜鹃花,整个山坡长满竹丛,一片翠绿。
    我们找到了兽迹,即用塑料薄片详细描下足印。研究每一足印的特点,我们可以辨出是哪一头熊猫的。我们也找到了熊猫的窝。在我们方圆九平方英里的研究范围内,共有七头熊猫,偶而也有一两头外客。
    不知什么缘故,熊猫喜欢扒掉树皮。是为了磨练爪子,还是表示到此一游?一天下午我听到一头熊猫在啃竹子。它嗅觉灵敏,很快发现我。可能是好奇,它走近来瞧瞧我,然后折身缓步到附近竹丛中睡觉去了。
    残冬渐尽,熊猫的一身装束越来越醒目。熊猫突然从森林中出来,一眼看去,皮毛似熠熠生光。健康的成年熊猫不虞别的野兽。但是幼兽或老弱病残,可能要受豹或野狗的侵袭。
    卧龙保护区占地七百七十平方英里,是十个熊猫保护区中最大的。史前时代,熊猫遍布于华东大部地区。
    熊猫活动范围有多大?是否日夜都活动?要回答这个及其他问题,我们需要用装有无线电发报机的套环记录其行动。熊猫几乎全吃箭竹,也吃肉,但行动迟缓,捉不到什么动物。中国同事在木栅陷笼前烟熏羊肉,希望肉的香味把熊猫引来。接连好几天去看,笼是空的。突然有一天,真有一头被捉住了,雌的,年纪较长,我们取名“珍珍”。我们打了麻醉针,仔细观察后加上套环,然后解除麻醉,放它出去。可是接连三次,它又入陷笼。
    我们捉到一头雄的,取名“龙龙”,秤了一下,重一百二十磅。这体重加上它的牙齿,我们算来它是两岁半。
    另有一头叫“宁宁”。熊猫不以凶猛闻名,但“宁宁”的温顺特别喜人,它把爪子伸出笼栅,正在和纽约动物学学会的兽医多伦斯克握手哩。
    保护区夏季雨量充沛。熊猫生长于性喜湿润的竹类丛生的山地。熊猫的消化系统从竹中吸取的营养不多,但食量惊人,被捉住豢养的熊猫一天要吃到四十磅。
    卧龙的熊猫一年大多数时间居于高山,那里有大批箭竹。春暖花开,有的便下来吃嫩笋,吃时它把外壳剥去,专吃嫩心。这种嫩笋也是我们的佳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