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香港《快报》文章《发展科学,振兴中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5-30

    【香港《快报》五月十九日文章】题:发展科学,振兴中华
    这几天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论规模之大,不及一九七八年三月的“全国科学大会”,论意义之重要,则前所未有。三年前的大会,只是对劫后余生的知识分子派发“定心丸”。而现在的大会,则是着眼于真正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从官方报导看,推动分两方面进行。一是对中国科学院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中国科学院是全大陆第一流科学家集中之地,过去是在党委领导下担任着一个咨询机构的角色,这是对人才的莫大浪费,现在将由科学家柬领导科学院的各个学部,在人尽其才原则下成为科技工作的最高研究机构。二是确定科学研究工作受尊重的地位,过去是科学研究工作经常受到行政干扰,今后要像其他学术工作一样不再受到这种不必要的干扰,使科学技术工作者可以尽量发挥他们的才能,对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大会的口号是“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这句口号点中了要害,中华民族处身于现代国际社会中,如果不重视发展科学,“振兴中华”就是一句空话,即使建立了表面的经济繁华,也没有什么“振兴”可言。只有发展科学,才是振兴中华之正途。发展科学不仅包括中国科学院的体制改革和对科学工作的尊重,还应当包括科学教育的普及,青年科技专才的培训,建立真正的民主使学术研究工作的独立性受到保障。
    有关这次大会的官方报导中,很使人担心在科学院体制改革中又会出现矫枉过正的老毛病。过去一向由不懂科学的人领导科学院,固然会产生“外行领导内行”的弊病,但现在过份强调科学院各个学部的一切领导工作都必须由科学家担任,也会出现同样弊病。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不一定是第一流的科学行政领导人才。在美英德法等现代科技先进国家中,行政管理也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第一流的生物学家可以领导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工作,却未必能够胜任生物学部的行政领导。现在强调必须由科学家担任科学院院长和各学部的主管,不仅是浪费了这几个科学人才,而且因为他们是行政管理的外行,结果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性质的“外行领导内行”。
    当前国内科学界最令人担忧的一个现象是青黄不接。参加这次大会的四百名学部委员之中,百分之九十是五十五岁以上,没有一个四十岁以下的人。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上的一切重大突破几乎都是由三十岁上上下的科学家作出的,绝少有五十岁以上的科学家仍能作出重大突破。十年浩劫使中国现在没有一个三十岁上下的杰出科学家。其咎不在这四百位学部委员,但他们必须重视这一点,使旺盛期已过的科学家可以把他们的专长传授给旺盛期尚未来临的新一代,为振兴中华各尽所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