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日报报道: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5-02

    中国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后,粮食增产,个人收入增加,刺激了劳动积极性
    【日本《东京新闻》四月二十一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浅川二十日发回的一篇报道】题:由集体劳动到责任制,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变化的基本内容是,迄今为止以生产队为单位从事的集体劳动,为数人组成的专业组、家庭和个体劳动所代替。党和政府称之为“农业生产责任制”,准备今后要大力推进。虽然还维护土地公有制,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已分配给个人。正因如此,农民和地方干部当初都有些胆怯,害怕被批判为“资本主义”。但是最近这一改革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中国的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的这一动向在经济调整政策的贯彻中也是最引人注目的。
    不同的地方改革程度也有所差别。在四川、安徽、河南和福建等省,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生产队都已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辽宁省从今年春耕开始,已有百分之五十六的生产队进行了改革。
    改为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粮食产量几乎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江西省九江产棉地区去年夏天遇到严重洪水灾害,但是棉花产量还比历史上收成最好的一九七九年增产百分之六。增产的秘密极为简单,因为过去集体劳动怎样干与切身利益也没有联系,现在与此相反,只要劳动,就能相应地增加收入。这就是说: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生产责任制因地区不同而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大致可分为三种,①“专业承包”;②“联产到劳”;③“包产到户”。各种形式都是由生产队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集体经济的方针基本上得到贯彻。但是超产部分完全归作业组、家庭或者个人所有,因此刺激了劳动积极性,增加了产量。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仍然受到强烈抵触的”“包产到户制”已经在全国百分之二十的农户中得到实行。个别地区当初曾把这一形式限制在“百分之十以内”,但是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农民看到邻县农民收入一下子增加了一倍,也不断地追赶上去,于是党委取消了这一限制。
    党和政府提倡“让农民自己选择经营方式”,,但是并不希望容易导致集体经济崩溃的“包产到户”漫无边际地发展。
    党和政府为了改革农民食不果腹的农业,表现出了大胆的姿态。
    过去,基层的农村干部一声号令,农民就扛着锄头,排成一队去上工。现在农民从这种低效率的集体劳动中解放出来,又恢复了生气。报纸上刊登类似《穷得没人嫁的光棍村来了新娘子》等人民来信正在增加,而且在这三年里,掀起了多达二千五百万户的盖房热。
    但是,同时个人主义也开始在农村泛滥,农民得到“管理责任区”后,说是“趁政策还没变”,毁田盖屋,毫不留情地砍掉生产队道路两旁的树木,拿去出售。
    农村实行凭能力干活以后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困难户的出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