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中国男女队智勇双全夺冠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4-25

    【香港《大公报》四月二十二日特稿】题:中国乒手智勇双全
    中国男女乒队双双夺得世乒赛男女团体冠军,真是赢得好!
    中国男乒队之胜,除了是重夺失去了一届的斯韦思林杯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亚洲乒坛已经重执世界男乒的牛耳。
    上届在平壤举行的第三十五届世界乒赛,中国队在连续两届夺得斯韦思林杯之后,被久有准备的匈牙利伺机杀出,遂失桂冠。
    而世界男乒的宝座,回到欧洲人手里。
    中国男队上届之负于匈牙利,总结来说,是上阵三人除新人卢启伟外,另三人郭跃华、梁戈亮与李振恃的打法已被对方摸清。新秀成长免被摸清球路不吃一堑,不长一智。中国队有的是强大的后备力量,他们立即在当年就派出今天的主力施之皓、谢赛克、王会元等到欧洲去历炼,结果全胜而归。
    中国乒手宝刀已然淬炼,这些小将往后不再到欧洲去,免被摸清球路,全力应付今届的世乒男团争夺战。匈牙利方面,今年打决赛的约尼尔、盖尔盖伊及克伦帕都是上届人手,打法基本上无大变化,但他们对于中国的新人,却是摸不清路数。
    到中国队开始在团体分组赛中发威时,匈牙利人已感到卫冕可能失败。他们的教练别尔切克也曾直认不讳:“匈牙利难以卫冕。”“雪藏”谢赛克棋高一著中国起初打得很顺,每场均是赢五比○,到了对瑞典一场,中国只胜五比三。当时笔者就在这里认为中国“雪藏”起谢赛克,以免曝光,准备留力对匈牙利,果然没错。
    谢赛克在决赛中成为“明星”,连下三城,击败匈牙利的“三条烟”。
    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广西选手,在去年随中国乒队来港时,已有非凡表现。他的“杀手锏”便是上届男团争霸时,中国队所缺少的在欧洲球员弧圈球下力争主动。小弧圈加快攻打法一般来说,弧圈是前冲较急,加之欧洲球员身材高大,而且手执横拍,能两面拉,确实威力不小。谢赛克在遇上这些对手时,能够冷静地以推、拉等技术把球主动的打回去,而且能够拉小弧圈,球的落点距离较近,一般欧洲人是难以适应在枱面上拉弧圈球的。而且他又能把小弧圈及快攻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打法。
    蔡振华及施之皓,两人都是执横拍打弧圈结合快攻的。
    蔡振华打得凶狠,施之皓则稳健,都是极有前途的新人。
    中国队能胜,除了在技术上胜对手外,年纪轻也占便宜。三个主力,平均年龄二十岁,匈牙利平均年龄三十岁,相差十年,气力自是稍胜一筹了。中国女队技高一筹在一九七三年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赛,中国女队在女团决赛中负于南朝鲜。巧得很,八年后的今天,中国女队再在决赛中遇上南朝鲜,战果却改写,是中国队轻取对手。
    南朝鲜四年来未打世界赛,金庚子、安海淑、李寿子全是新人。他们仅在去年在英国昙花一现的打过一次奖杯赛,令欧洲为之震惊。金庚子及安海淑技术较佳,但经验不足。不过,以这批新人能打到决赛,也算不错的了。中国乒队在团体赛大胜,标志着我国乒坛后继有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