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比利时《人民报》刊登奥热隆访华观感:中国人民的生活胜过以往任何时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3-27

    【比利时《人民报》最近刊登吕西尔·奥热隆的访华观感】题:变化中的中国
    中国正在变化。
    我在中国逗留了三星期,这对了解这一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时间太短了。这次旅行安排合理,使我们看到了反映新中国特点的各个方面。
    陪同我们访问的女向导,去年到过中国。她对中国发生的变化惊奇不已。我们看到大众商店的商品丰富多彩,各种小店层出不穷。
    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呢?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生活较差。但大大胜过革命前(饥饿已不复存在!),胜过文化革命期间。一位住在朝阳工人新村(上海郊区)的玻璃厂工人,在他家里接待了我们。他与爱人和一个三岁的儿子同住一间十五平方米的房子,房间布置得非常得体,甚至比较漂亮、整洁、大方。
    他的爱人在上海的一家印刷厂工作,全家收入一百四十元。全家略有结余,因为除工资外还有视生产情况而定的超产奖。
    超产奖由每家工厂自行决定。工厂享有惊人的自主权。奖金平均每月为五至十元。有的工厂每月甚至能发二十元。
    显而易见,农村的生活条件比城市好,至少在我们参观的人民公社里是这样。当然,我们参观的公社都是些先进公社。农民的住房较宽敞,自留地每人为五十至六十平方米,农民可以在自由市场上出售自留地里的剩余产品,甚至出售家禽。
    确实,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生活贫寒,部分人甚至很贫寒。但我没有见到生活悲惨的人,既没有衣衫褴褛的,也没有营养不良的。中国人衣着整洁,蓝色布衣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孩子、甚至妇女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大众商场的橱窗里陈列着淡红色结婚礼服(西式的)。
    年轻人身体强壮。所有中国人都有一副洁白的牙齿。中国人乐观、快活。他们经常面带笑容,微笑就更多了。他们对外国人十分盛情。
    旅游业成了中国的一种工业。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和“海外侨胞”、尤其是东南亚侨胞蜂拥来华。有些华侨还回国定居,他们现在可以在中国购买房子。
    一般的旅游者就想干两件事:拍照和买东西。他们什么都买,把设在各名胜古迹商店里的商品抢购一空。我们访华团中的一位成员问导游:“看到我们拿出一迭迭钞票时,你不反感吗?”导游微笑着说:“噢!……我们觉得这是中国的外汇。”
    目前,旅游者都是“西方富翁”。中国人很尊重他们,从不偷他们的钱财。今天尚存在互不了解这条鸿沟。我回国后,一些朋友问我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如何。我说,这是无可比拟的。相反,一位在北京工作已达一年半,并会讲中文的朋友对我说:“有生以来,我首次有了一位厨师和一个佣人!一天,我自己做了一只奶油水果馅饼(我的厨师不太会做奶油水果馅饼)。我的佣人惊奇不已:“你会做奶油水果馅饼?”“在巴黎时,我吃的饭、莱都是自己做的”。“怎么,你们西方人如此之富,还要自己做饭?”
    当然,中国人向我们控诉了“四人帮”的罪行,但毫不过分。另一方面,在文化革命耽误了中国十年时间这一事实上,我们的对话者们观点一致。他们说,失去了一代人”。
    虽然在城里,毛的像已寥寥无几,但中国人仍给予他以正确评价:他赶走了日本鬼子,推翻了腐朽的国民党政府。一位中国人对我说:“我们尊敬毛,但他是人,而不是神。”
    在中国除老弱病残者外,“不劳动者不得食”,大家都要参加劳动。甚至老年人还在看孩子或在街道居委会里兼任城市保护工作等。如同其它地方一样,中国的确也存在着部分懒汉,但中国人勤劳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
    应该指出,在这一辽阔的疆土上可耕地只有百分之十。中国人渴望尽可能地自食其力。
    教育被视为是“拯救中国”的一种办法,因而各地都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接受外语教育。外语学院为技术员们举办夜校,以便使他们能掌握外国的先进技术。许多中国人在大街上看到我的行李就用法语同我对话。体育教育也得到重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