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放映《彼得的青年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3-27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三月十九日电】一部以同情手法描写十八世纪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事迹的有争议的影片,今天在这里公映,场场满座。
    影片名为《彼得的青年时代》,莫斯科一家报纸一反往常,为该片刊登广告,并附有主演明星——从四百名候选人中挑选出来的二十一岁的不知名男演员——的照片,从而使这部影片一跃而成为莫斯科最热门的电影。
    这部影片由苏联主要电影制片人之一谢尔盖·格拉西莫夫负责制作,在该片首演之前一小时他对记者谈了有关情况。
    它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对一六八二年刚满十岁就登上宝座,此后统治俄国四十三年之久的彼得一世采用了同情的处理手法。彼得在统治期间,强迫俄国接受了西方的风俗习惯,并使他的国土成为可以与欧洲争雄的强国,从而受到臣民的普遍拥戴。
    大多数苏联电影总是强调沙皇统治的残酷性,总是拿沙皇统治与一九一七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人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彼得的第八代后裔)退位以后的社会状况相比。
    彼得童年时代生活在莫斯科郊区,他在这里训练了一支私人军队,后来它成为他的皇家卫队。从童年起,到一七○○年同土耳其订和约时为止,他一直是循规蹈矩。
    格拉西莫夫因导演《静静的顿河》而闻名。他说:“这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很简单。彼得的思想和兴趣妇孺皆知。他对广大人民具有吸引力。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是个国际主义者。”
    格拉西莫夫聘请了东德的技术人员和男演员参加该片拍摄工作,部分外景是在波茨坦拍摄的。但是担任男主角的德米特里·佐洛图欣,刚从莫斯科一个戏剧学院毕业,从未当过职业演员。
    格拉西莫夫说:“他扮演这个角色一点也不做作。他同青年彼得长得那么像,令人惊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