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香港《开卷》文章:《法国画家杜里的插图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1-04

    【香港《开卷》十一月号文章】题:法国画家杜里的插图艺术
    插图在书籍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组成部分,一本有精美插图的书,不只能增加读者阅读的情趣,它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中国过去的木刻本书籍,如佛经及话本,就很重视插图艺术,后来的“绣像小说”,也是很有特色的。近代的中国书籍,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开始重视封面设计和插图,鲁迅先生还曾介绍过不少外国插图作品,并提倡木刻,对近代中国的书籍艺术,颇有贡献。近年象名画家丁聪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画的插图,已可称为艺术珍品,与原著相映生辉了。
    在外国也是同样重视插图艺术的,有不少美术家,终生从事插图美术,而且获得很大的成就,古斯塔夫·杜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作的书籍插图,至今仍被视为美术珍品,近年还出版他的单行本插图集。
    杜里也许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最成功的一个书籍插图画家,他是法国斯特拉斯堡人,出生于一八三二年一月,他少年时代,就已显示出美术才华。他很早就喜欢画画,而且画得维妙维肖,不过,他的父亲却认为画画不能谋生,希望他能从事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因为他认为当画匠,只会成为一个生活没有保障的艺术家,难以维持家庭,养妻活儿。可是,杜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她喜爱艺术,而且认为儿子是具有绘画的天资,不应去从事世俗的买卖,她本身是颇有艺术气质和修养的,而且相当浪漫主义。杜里在母亲的支持下,不理父亲的反对,以绘画为终生的兴趣。
    在十五岁那年,杜里到巴黎,受到当时著名漫画家杜米埃的影响,开始以杜米埃的风格作画,他很快就成为一个经常发表作品的漫画家。他的作品很受欢迎,声名也迅速跃升。在一八五四年,他作了一组非常美妙的插图,那是为拉伯雷的作品的一个新版本作的插图,这组插图的出版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由于这本有插图的拉伯雷作品大受读者欢迎,出版商也乐于请杜里为书籍作插图。
    杜里就在这关键时刻,制订了自己一生创作的目标和计划,他要有系统地为名家名著作插图。最著名的是一八六八年出版的为但丁《神曲》作的插图。他曾为不少名著插图,例如一八五六年绘制的巴尔扎克小说《ContesDrolatiues》;一八六一年有《彼尔拉尔特童话集》插图;一八六三年又为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作画;一八六五年至一八六六年为《圣经》插图,一八六六年为英国诗人米尔敦的《失乐园》作画;一八六七年至一八六八年为英国诗人丁尼逊的《王颂》插图;一八七六年为柯列特治的《古舟子颂》插绘。
    这些插图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且在很多国家的译本中都广为采用,作为这些作品最经典性的插图。他所画的《插图本圣经》,在欧洲,几乎是无法计数的中等家庭珍藏的传家宝。但他的宗教性和历史性的油画和雕刻,虽然花了很大功夫,可是却成就不大。倒是他为文学名著作画的插图,至今仍成为插图艺术的珍品。
    杜里去世于一八八三年一月二十三日,他在巴黎去世时,还有未完成的一本回忆大仲马的书和为《莎士比亚全集》绘制的插图,可惜他未能完成这些作品就与世长辞了。
    杜里在插图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但丁的《神曲》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但丁《神曲》的插图是杜里从事名著插绘中历时最长的一本,也是他严肃地从事插图工作的开始。
    杜里绘画插图的速度是惊人的,他首先对作品进行多次精读,构思插图,一旦构思成熟,通常立即将设计画在木刻板上。他在处理炼狱和天堂,用了完全不同的光暗对比,《炼狱篇》的插图,大量运用浓厚、丰富的黑色,而在《净界篇》,黑色渐渐减弱,到《天堂篇》更由灰色变成大量使用白色,这种神妙地运用黑白两色的技巧,可以说是达到登峰造极了。
    至于《唐吉诃德》,杜里是把这个人物画活了,在《大战风车》一图中,生动地把唐吉诃德的勇敢和无知混成一体,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画得出比杜里笔下的人物更象唐吉诃德了。
    从杜里一生从事插图艺术的经历和成就看,插图并不是像某些人所卑视的那种“雕虫小技”,事实上,杜里的插图不只是为文学作品作形象的演释,它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品。美术家应重视书籍插图,不应把它当作可有可无。一本有精美插图的书,流传往往比单独一幅画更广泛,欣赏者会更多,产生的影响也更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