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刊登董鼎山文章:《在北京坐汽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1-05

    【香港《大公报》10月23日刊登美国航讯】(作者:董鼎山)题:在北京坐汽车
    一个北欧作家谈论他在中国二次旅游的经验。
    1965年时,他初到北京,某次坐汽车出外观光,偶然问及这辆汽车是何处制造,随行的译员和司机很骄傲的告诉他,汽车是中国自制的,虽然质量尚不能与欧美或日本制造的汽车相比,但是他们很觉自豪,因为中国已不必在这方面(机械工程所需的)向外国大量进口。
    1977年时,他第二次访中国,在汽车中与司机闲谈。说到中国工业现代化,这位北欧作家说,中国已能自制汽车,很不错。不料这位司机很轻蔑的回答,他所开的是上海牌汽车,如果可选择,他宁愿开“奔驰”牌汽车。
    哈佛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作家罗斯
    ·特里尔最近到北京访问回来,在八月号《大西洋月刊》写了一篇文章,记述他的见闻与观感。
    有一晚特里尔在一个外国友人家中要叫汽车回旅馆。这外国人的太太精操华语。她打电话叫车后,特里尔问她,“他们为何先要问你国籍?”
    女主人苦笑的说:“‘这是因为如果你是中国人,他们不会派汽车给你。”
    我本人就有这种类似的经验。两年前,我在北京旅行住在华侨大厦,叫一辆出租汽车,要费很多时间等候。可是半年前住在北京饭店时,就没有这类不便。
    某次我和亲友在西单的四川饭店吃饭出来,到附近一个停了很多出租汽车的汽车站叫车。车站管理人将我打量一下,瞪眼说,这些汽车是专为外国人服务的,华裔外人不能算数。我们必须等待由别处遣来的车子。这一等就浪费了四十多分钟。
    另有一次,到一个出租汽车站叫车。管理人说,可以,给你一辆吉普车如何?不然没有。
    我只要可以代步的工具就行了,当然毫不在乎吉普车或红旗牌。轿车显然是留给“真正的”外国人的。服务人员好象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一副“势利”眼光。在北京,坐汽车要分“阶级”。
    在北京,单是坐汽车就要发生这些复杂的问题。
    我有三个简单的口号:现代化不应伤害自尊心。现代化不要创造“阶级化”。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