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台湾《中华日报》文章:《美国的农业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9-26

    说美农业人口只占全美人口的3%。今日世界各国需要的粮食,几乎有1/3是美国农场生产的。美国的农业产品大体来说,只有输出而无输入。美国各州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农民不是纯粹靠天吃饭
    【台湾《中华日报》9月3日刊载署名为王化歧的旅美见闻散记】题:美国的农业问题
    美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同进它的农业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今日全世界全国需要的粮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美国农场生产的。美国的农产品,大体来说,只有输出而无输入。根据以往的调查统计:美国黄豆的生产量占全世界的60%,玉米的生产量占全世界的50%,小麦占全世界15%。这三大作物的总收获为120亿英斗(蒲式耳)。1979年全美三大作物的销售总值是410亿美元,其他作物是210亿美元,家畜是670亿美元。在这1290亿美元的销售总值中,外销占340亿美元,除去农业成本,农民净所得为330亿美元,恢复了1973年的高峰纪录。今年夏季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各州,遭受了百年来未有的酷热,温度几乎连续一月高达100°F以上,因受高温而死亡人数达1100多人,农产品自然也受到重大损失。不过美国各州有完善灌溉系统,农民不是纯粹靠天吃饭的。根据最近农业部估计,今年农产品预期出口将超过380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值20%。这些农产品的出口,可以用来抵消大部分石油进口的巨额付款(美国石油进口总价,1978年为395亿美元,1979年为567亿美元)。同时美国的谷物也像石油一样,成为国际政治武器之一。
    现在中东产油国家所需谷物,大都仰赖于美国的出口,去年11月伊朗美大使馆人质问题发生后,美伊两国虽然断绝了邦交,但伊朗预购的谷物,仍然如数交运出口。除中东油国而外,美国农产品主要的顾客,尚有苏俄及其他共产国家,如中共、波兰、罗马尼亚等,都直接间接由美国输入大批谷物。苏俄为美国最大的顾客,每年平均输入谷物1000万至1200万吨,去年苏俄由于人为和天然灾害的原因,美国曾同意售予2500万吨小麦,协助解决其粮荒问题。
    美国的农产品,除以上三大作物而外,今年鲜肉和鸡将增产2%,为520亿磅。牛乳产量在过去20年中增产了60%,产量还在不断上升。最近加州消费者同盟要求布朗州长降低牛乳供应价格,否则,预料今夏将有数达千万加仑牛乳倾倒废弃,足以说明牛乳产量之多。此外棉花每年的丰收纪录,是1460万包。去年棉花外销为900万包,也就是收成的60%。可是农产品的丰收,也有它的问题,棉花增产固然可以扩展外销,而其他牛肉、肉鸡、牛乳等,外销就有限了。
    美国成为世界农业王国,农产品过剩,价格低落,主要原因,是由于它拥有广大而肥沃的农地(总数达14亿英亩),而且有完整的灌溉系统;同时农业又充分达到科学化和机械化。美国农业的效率,举世无匹,每一农夫的产量,可以养活75名美国同胞和25名外国人。目前美国农业人口只占全美人口的3%。过去在农业方面需要三至五个人做的工作,现在只要一至二个人就够了,而且绰绰有余。50年前美国在农村中工作的人口是1000万人,25年前工作的人口减少到560万人,现在实际上只需要380万人。农村工作机会减少,所需劳力亦少,但是它的生产力和生产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其结果自然是农产品价格日形低落。农村中大量使用机器,诸如播种、施肥、灌溉、除害、收割,以至储运,每一阶段无一不是使用机械来操作,需要人力的地方少之又少。农业充分科学化机械化之后,接着问题发生了。当粮食大量丰收,满坑满谷都是粮食,粮食自然卖不起好价钱。我国有句俗话说:“谷贱伤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曾记得三年前,即1977年12月,在卡特总统的故乡——佐治亚平原镇,掀起一次农民大罢工运动,把平原镇搞得天翻地覆。那次农民罢工示威抗议行动,集合了科罗拉多、佐治亚、堪萨斯,及得克萨斯等州的农民代表,出动了好几百辆的牵引机,浩浩荡荡,直奔平原镇而来,交通为之阻塞,情势非常紧张。
    那次农民罢工组织领导者表示,他们的要求就是农产品的价格问题,农业部在计算所有国内生产出售的农产品价格应为每蒲式耳6元4角,但其实际价格则为2元4角5分。农民领导者形容农业部事实上给农民规定了一种“最低工资”制度。农业部官员说:“如果依抗议者的要求,食物价格一年内将上涨20%至25%”。这是双方所提出的理由,也是那次农民大罢工的导火线。
    1977年冬季的农民大罢工运动,虽然闹得轰轰烈烈,但时过境迁,现在也就不为人所重视了。因为在美国各种形形色色的罢工运动,每年不下数百次。这种农民罢工行动,如果拿来和各类工人罢工相比,就显得农民组织力薄弱,无法与工人运动相抗衡,自然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这可以说明农民和工人本身条件与运动性质的不同;也就是说,农业问题和工业问题在美国,本质上也大有区别。工业界往往归咎于外国工业产品(如日本的汽车)对美输入过多,抢走了美国人的市场和职业,可以要求政府设限,以求双方贸易的平衡。农业则不然,因为今日世界的粮食,主要的都仰赖于美国,美国的农产品既然只有输出而无输入,可见美国的农业问题是生产过剩而不是生产不足。美国农产品价格的低落和失业人口的增加,乃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无法把责任推诿给外国农民;而且农产品外销在国际上的价格,美国政府要想单方面提高,也是不可能的事,何况农产品外销有时还包含有政治的意义。
    美国农业部长伯格兰1978年曾说过:“在若干国家继续营养不良、粮食不足的情形下,美国农产品却受生产过剩的打击,这是互相矛盾的。”可是1979年美国的农产品又是丰收年,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国家闹农荒,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其次,农业方面还有成本问题,由于近年来国际石油不断上涨,农业机械用油费用比例增高,以及肥料等农业成本再上涨10%至40%,则农民净所得自然随之减低。如果今年农民净所得滑落到200亿美元以下,则农民更惨了。以加州为例。据美国银行专家研究报告说:加州农民今年的收获量较去年为丰。今年加州的农产品的总收入将达129亿美元,较去年增加5%,可是农民的纯收入估计为35亿美元,较去年的38亿美元的纪录,大约要减少6.4%。这些专家并指出它的原因,是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需求较缓,以及国际紧张时势,使世界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不稳定。
    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农民问题自然会受到政府的重视。自约翰逊总统任内开始,每次大选前夕,政府都会以提高对农民的贷款率,以争取农民的选票,这是一位现任总统所有的特权,其他总统候选人则无此种便利。现任卡特总统目前已采取行动,如法炮制。政府为了讨好怨声载道的农民,已计划拿出10亿美元来提高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据政府方面消息,在今后一年左右,玉米及小麦的保证价格,将提高50%,农民可由此增加9亿美元的收入。政府并计划以提高贷款率的方式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农民可用手中握有的农产品向政府贷款,在新的贷款率下,每英斗的玉米和小麦各相当于2.81美元和4.5美元。目前每英斗玉米和小麦的市价,分别是2.79美元和3.81美元。目前农民正在忙着收割,对政府的措施有何反应?现在尚难预料。
    总之,今日美国的农业问题和工业问题性质不同,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业问题也有更大的区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似亦无先例可援;那只有靠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专家们的智慧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