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谈:专家们研究动物的繁殖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8-05

    【台湾《中国时报》7月28日文章】题:野生动物有福了
    一度被认为是野生动物掠夺者的美国各动物园,如今已经扮演起迥不相同的角色,正透过动物学家,进行全球性的拯救动物的工作。
    动物园的专家们将某些应用于人体的生物医学原理,转而实施于外来动物的繁殖上。
    专家的努力带来了一些突破:“过去无法分辨性别的爬虫类及鸟类,如今已经能经由某种技术加以判断,对雌性动物的排卵周期有更多的了解;人工授精及精液贮存方法也更为进步。
    据专家们说,到公元2000年时,全球的土地将减少30%,森林地带减少2/3,最惊人的是将有60至100万的植物及动物种类行将灭绝。
    动物面临的危机,破除了各动物园之间的门户之见,他们彼此认真地合作,希望能保护部分即将减种的动物。
    然而动物的繁殖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比如说,印度豹一定要有固定的伴侣才能繁殖。白犀牛更挑剔,它一定要处于领导地位,有几头雌犀牛,几头随时对它挑战的雄犀牛,才愿意交配。羚羊则需要一个完全隐秘的环境才肯培育下一代。
    动物学家在帮助某种鸟类及爬虫类繁殖时常遇到一个问题,他们很难分辨出其性别,因而在配对计划时经常不能成功。这一类动物不能忍受抽血的紧张,也无法承受在体壁上切洞等性别试测的方法。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内分泌学家毕尔雷斯李发现了一种方法,他从分析动物粪便的性荷尔蒙,毫不困难地辨认其性别。
    雷斯李也潜心研究:雌性动物的排卵周期如何?怀孕期多长?受精后多久能确定怀孕?
    过去三年来,雷斯李一直致力于收集有价值的动物尿样品,以记下荷尔蒙的类型表。当获得某种雌性动物足够资料时,就在有效时刻与雄性配对。
    另一个繁殖的主要障碍是人工授精及精液贮存的问题。
    稀有动物因为基因类型很少,又由于近亲交配较易发生,经常造成基因异常的现象,在此种繁殖形态生下来的动物,因免疫体质受到损害,容易生病及为寄生虫所侵入,死亡率极高。甚至连那些还未被绝种危机所威胁的动物,例如印度象、斑马、长颈鹿、鹿、羚羊都遭遇到基因逐渐破坏的问题,除非基因类型被扩大,否则许多稀有动物很可能几代后就绝种。唯一的办法就是由动物园彼此交换动物的精细胞,以作人工授精。
    冷冻精细胞是精液贮存的最佳方法。
    动物学家把几百种哺乳动物的精细胞冷冻贮存于液体氮内,以备繁殖之用,这也是近几年来的一项新成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