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铅仍然是对儿童的威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8-04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题:铅仍然是对儿童的威胁
    今天,铅是一种普遍性的环境污染物质,它可能正在损害着这里(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里的千百万儿童的大脑发育。在即将发表的长达448页的全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中,研究铅的高级专家们说,虽然严重铅中毒的病例已有明显的减少,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平常接触城市环境中的铅可能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据研究人员西尔伯格尔德博士说,铅中毒“仍然是这个国家(美国)主要的神经中毒症”,尽管人们觉得它几乎完全是过去了的事。他说:‘‘今天,接触铅也许不会使人中毒到不能活动的地步,但可能使许多儿童的潜力减小”。西尔伯格尔德博士是全国神经系统疾病和脑溢血研究所神经毒物学研究的负责人。
    她说:“铅一旦进入脑细胞,看来就会无限期地呆在那里,把细胞间的冲动传导打乱。要保护儿童免受永久的损伤,就得避免接触铅,而不是靠治疗。”
    还有迹象表明,一些成年人可能因长期接触食品、空气、饮用水和烟草烟雾里以及许多工作地点里的低含量的铅而受到损伤。
    该科学院的报告题目是:《人类环境里的铅》。它说:“典型量的铅,在成年人身上不会产生明显的病症。”然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是普通量的铅,而对儿童来说,就可能会引起重要的血色素制造障碍。
    据最近一期《急救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已注意到在修缮房屋时吸入或吞下剥落的涂料中的铅的那些人身上有铅中毒的情况。铅中毒产生含糊混乱的症状,比如:腹痛、便秘或腹泻、头痛、疲乏、肌肉疼痛及食欲不振。长期来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铅污染有一个“界限量”,低于这个界限量是安全的。最近的研究对这个观念提出了异议。相反,它们提出,不管接触任何量的铅都会损害人体的各重要系统,只是一些人比其他一些人对损害更敏感些罢了。因为铅产生的效果差异不一,同一数量铅在一个人身上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而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可能会引起中毒。少年儿童的大脑对铅的损害要比成年人的敏感得多。
    先前进行的大部分研究未能清楚地证明低量铅的有害作用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使用的是非尖端科学技术,再加上分析上的错误。据地球化学家帕特森说,被认为在人身上是“正常的”铅含量,实际上代表着严重的污染。
    铅是一种一般性的代谢毒,人们已知道任何数量的铅对人体都没有用处。它能引起几乎所有器官系统的紊乱,但尤其受影响的是神经系统与血液,铅在这些地方干扰血液色素把氧输送给各组织。它还可能损害肾脏、发育中的胎儿、胃肠道及生殖、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各系统。
    铅,作为工业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发达的社会里,是一种普遍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污染物质。美国工业每年用130万吨的铅,释放入环境里的达60万吨以上。
    对居住在老房子里的少年儿童来说,吃含铅涂料和灰泥的碎屑以及吸入和吞下受铅污染的房子尘埃是接触铅的主要来源。尽管今天涂料的含铅量必须低于0.06%,但是1950年前修建的大约四千万套住房室内用的涂料中的含铅量可能多达50%。
    即使儿童们生活在不用含铅涂料的房子里,也可能从食物、房子尘埃、空气及土壤里吸收相当大量的铅。
    目前,有5%到6%的美国儿童(一些城市里有15%以上的儿童)的血液中的含铅量按照公共卫生管理处的规定是“铅吸收过量”。这个量造成生物化学的异常现象,但不会产生铅中毒的明显症状。此外,据波士顿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尼德尔曼博士领导进行的一项广为重视的研究,约有20%的少年儿童接触低量铅,最近看出他们身上出现智力下降和行为异常现象,包括一些儿童身上出现的活动过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帕特森博士和塞特尔进行的研究表明了,官方对自然环境中的铅含量的所有估计都过高,高出数百倍或者数千倍,因为联邦各机构所用的测量技术使样品受到了铅污染。研究人员说,这就造成了对人的活动所带来的铅的含量的极大低估。
    比如说,他们发现,罐头里的金枪鱼的含铅量要比新鲜金枪鱼的高四千到一万倍,他们说,然而由于全国海洋渔业管理处分析上的错误,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得出了罐头金枪鱼的含铅量只是新鲜金枪鱼的两倍的结论。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辛辛提那食品研究实验所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马哈菲博士说,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目前正在调查各类人员接触食品中的铅的情况,然后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它。
    西尔伯格尔德博士指出,相对来说,大脑受到良好的保护,铅不易进入,尽管发育中的胎儿和儿童的大脑防护比成年人的差些。她又说,然而一旦铅进入脑细胞,它就紧紧地粘到细胞的关键部分上,去除不掉。她解释说,细胞不是马上被完全杀死,它还继续行使其功能,但不正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