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英经济学家黑尔谈中国经济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8-03

    【英国《苏格兰人报》7月10日刊登戴维·赫斯特的文章】自从“四人帮”时代的激烈动乱结束以来,中国为西方观察家们打开了边界大门,允许他们去进行仔细考察。
    保罗·黑尔博士是斯特林大学经济系的高级讲师,他在北京、上海和济南考察了一个月后刚回国,他在那里考察了中国计划工作人员面临的问题。
    华国锋主席去年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效地废弃了他在前年宣布的迅速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计划。他不仅认识到,目前的十年计划的目标是无法达到的,而且还认识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可能会给社会和政治上的稳定带来灾难。
    中国去年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12%,对受到衰退困扰的英国来说,这个比例是令人羡慕的,但在中国,以这种速度持续增长就意味着要出麻烦。
    黑尔博士说:“主要的问题似乎是人们觉得,虽然工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是经济是不平衡的,因为投资太多而生活水平却没有提高。”
    一个产业工人每年收入215英镑,假若不是房租和燃烧费用只占他的收入的5%,吃的占50%的话,他就得靠救济金生活了。人们的住房条件在70年代没有多少改善,一个五口之家仅有一间或两间房子,这和西方的水平相比,拥挤到简直难以忍受的程度。
    和东欧的计划经济不同,在上海的商店中,消费品并不怎么缺乏,用不着排长队,但是,中国人越来越注意到,他们买的商品质量低,花色品种不齐全。生产的自行车只有一个固定的型号,正像卡车那样,还是在燃料消耗不成问题的那个时代设计的型号。
    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于实行专业化,这需要程度比较高的全国统一计划。毛关于每一省都应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的思想眼下是不时兴了。
    但是,黑尔博士所会见的中央一级的计划人员异常坦率地表示,他们无法对经济的每个细节做出计划,或者说事实上对这样做是否可取表示怀疑。
    作为中国正摸索着搞的经济改革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一个新的想法,即所谓的试验性企业正在试行中。这些企业得到的自主权要大得多。它们的经济指标订得不那么细,它们可以拿出百分比较高的利润作为奖金发给工人,而不必上交分拨给不发达的地区。
    这样的企业已有40万家,采取更多地鼓励个人的办法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但是,试验性企业具有比较独立的地位,就要求有比较自由的市场这种条件,而黑尔博士认为,这方面的变化将比西方报纸现在所预计的要慢得多,也不会那么剧烈。
    首先,投资受到中央或地方即省政府的严格控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把自己的利润投资到别的企业去。其次,现在没有,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一个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工人的就业是分配的。人们十分担心,如果对劳动力的控制放松了,最好的工人就会离开原来的工作到最好的地方去,但是目前至少正在探讨这样做的可能性。
    中国人发现,他们迫切需要中国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那种合格的管理人员。政府或党的“干部”即文官的无能,现在是公开批评的对象。
    黑尔博士说:“在中国有一种轻松得多的和认真得多的感觉。他们对同外国人见面感到比较轻松了。在上海的街头,他们为了练习英语,主动和你接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