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本《每日新闻》社论:《十亿人争取安定发展,中国建国三十周年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10-03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一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十亿邻人争取安定发展,中国建国三十周年有感》,摘译如下: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的国庆节。从四千年的悠久历史来看,三十年不过是短暂的期间,但在这段期间里,中国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并已达到宪法上所讴歌的“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赛珍珠的著作《大地》中的饥饿和流浪的农民形象已经消失,衣食住基本得到解决。如果考虑到中国拥有近十亿的人口,可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国际方面,在联合国安理会内作为仅次于美苏的大国,获得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正在各种问题上发挥影响。不言而喻,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虽然还在发展中,但是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可以肯定将来会大有发展,现在正在致力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所谓“四个现代化”。因此,其动向不仅为我国也为国际所关注。
    这三十年期间,中国所走过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是使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调整、现代化等重视建设的时期同大跃进、文化革命等重视革命的时期交替进行的。也可以说是重视建设——稳步政策同重视革命——激进政策时期的对调。关于这个建设和革命两种时期在历史上放在何等位置上的问题,中国国内也还在议论不休,不能轻易作出判断。但是,如果单从经济的侧面看,中国在建设时期生产就上升,革命时期就停滞或造成混乱。从革命路线转向建设路线,是在去年二月和今年六月的两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具体化了的。目标是谋求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均衡发展,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可是,华政权为实现上述目标而提出的各种措施,却有几点值得注意。这就是,宣告今后没有必要再进行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时,规定要依靠人民群众,严格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同时表明强烈希望有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等。文化革命脱离了防止修正主义的本来目的,整天忙于武斗。对这一点进行了反省。
    华政权的这种态度,实际上同一九五六年九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有非常类似之处。
    现在的现代化路线,在很多方面与二十多年以前的八大相同。似乎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在战术上后退到八大这条线,然后重整旗鼓,谋求稳定发展。这决不意味着只是八大路线的重演。尤其重要的是围绕着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好转。
    五十年代中期,由于美国采取遏制政策,中国在国际上被迫处于孤立地位。而现在,中国却同日美两国都建立了协调关系,此外,还加强了同西方国家的广泛接近和交流。虽然同苏联处于对立关系,但是这也以最近开始的副外长级会谈为中心,再次努力改善关系。
    一般认为中国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因为每个时期的政治态度都强烈地反映在对外政策上。从这种观点来看,重视建设的现代化政策值得欢迎。
    毫无疑问,无论中国同西方国家怎样加强交流,也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的口号中也清楚地强调了这一点。站在我国的立场上所指望的勿宁说是确立稳定的中国,而制度的不同可以不管。因为我们相信,这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