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港报文章《印度泰姬陵遭污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8-13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八月二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苏联助建炼油厂浓烟滚滚印度泰姬陵遭污染》,摘要如下:
    由苏联技术人员协助的一座印度炼油厂,因建厂地点就在印度国宝、名闻世界的泰姬陵附近,引起了环境污染的后果。
    成为问题的印度炼油厂,距离泰姬陵所在的阿克拉市以西约四十公里,位于以诞生古里休拉神而知名的马托拉市郊外,占地三千公顷,年产石油六百万吨,到目前为止建厂工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预定明年投入生产。
    一九七二年当建厂计划刚发表时,印度一部分环境问题专家就警告污染后果。同时还有人提出,油厂附近这一带是德里—阿克拉—查伊普三地结成的“旅游金三角地区”,是外国游客最多的游览地。除泰姬陵是各国观光客必游之地外,阿克拉的佛像雕刻博物馆,阿克拉古城及鸟类保护公园等都是印度的一流名胜。一旦污染,后果难以想像。
    印度政府在一九七四年七月,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此事。但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是印度石油化学公司大老板,他虽然召集了一班专家研究,结论是“炼油厂所引起的污染,不足危害环境”。当时印度总理是英迪拉·甘地夫人,在她的亲苏政策下,听了这个结论后,不等其他人要求再次调查作出结论,就下令开工。
    一九七七年英迪拉下台,德赛继任总理。各方大胆抨击前政府兴建石油厂的决定不当。
    德赛政府受石油部的影响,倾向于“不必担心”的结论。理由是,油厂距陵寝还有四十公里。油厂炼制的原油是来自孟买海岸的海底油田,比中东产的原油含硫量低,因此炼油厂喷出的气体亚硫酸到达不了泰姬陵所在的阿克拉。
    印度环境学家反对德赛政府竟相信这一见解。为此举行了泰姬陵有无受污染可能的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学者再次力主工厂应当搬迁。但是他们也知道:在印度,反公害问题是搞不出名堂来的,因普通印度人根本不管什么公害不公害。尤其是印度政治家,要说服他们相信污染后果的可怕更是不可能。
    然而到了近几个月,泰姬陵的污染问题再度受到各界注视。因为事实说明了问题。炼油厂从建厂以来,环境确实改变了,大气中的毒气成份多了,天空经常出现毒雾。专家指证炼油厂的排气、废气处理不完善。
    考古学家最近又有了惊人的发现,泰姬陵的白色大理石变成黄色了。当地的老人更说,美丽的泰姬像的颜色已不再是过去牛奶似的晶莹洁白了。他们指出,陵内的变色比陵外更甚。
    造成泰姬陵变色的因素之一,是附近的铁路调车场。这里每天要使用几百吨的煤,供应为炼油厂提供电力的发电厂。加上阿克拉市有二百五十家旧式铁工场都是使用煤。煤灰加上废气,事实上已经腐蚀着泰姬。印度考古学家慨叹说,过去三百年从无此种现象,只是最近二十年却使泰姬陵变成这样。炼油厂明年全面投产也就是泰姬厄运临头之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