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西德《经济周刊》文章谈日本出口产品情况《质量从家庭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8-12

    说日本人出口成功的战略是以质量为基础的,每个工人同时也是生产作业线上的盾量检查员,工人不仅同他的企业而且同他的产品质量都是一致的,保持质量被看作是对个人的要求
    【本刊讯】西德《经济周刊》七月三十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质量从家庭开始》,副题为《特雷西·达尔比谈日本出口成功的原因》,全文译载如下:(原编者按:特雷西·达尔比是《远东经济评论社》东京分社社长)
    如果说日本的经理们犯了错误的话,那末错误就在他们太过于热心地想做好工作。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出口货物的某一个小的范围,他们成功地打击了美国和欧洲的竞争。
    西方的经理们常常错误地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出口成功归因于优惠的价格。但实际上日本人的战略是以质量为基础的。亚洲人在战后就已把希望寄托在质量上了,那时“日本制造”这个商标还是质量可疑的廉价大路货的同义词。
    直到这一战略显示出它的全部作用之前,持续了几乎四分之一世纪。远东岛国人民在产品质量和信用方面的武士道牺牲精神,终于在世界范围内把日本的彩色电视机、高保真音响设备、汽车和其它一系列产品推到最前列,并受到买主的喜爱。今天同样精细地注意生产、管理和销售使得日本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和其它尖端技术产品在国际上越来越成为一等品。
    日本现在的几乎所有出口畅销品的基本技术都来源于美国或欧洲。亚洲人在此期间早就超过了新旧大陆的发明家。例如:早在六十年代他们就已把半导体技术引用到电视机上。当时他们的美国竞争者正在搞电子管电视机,美国人当时认为,(半导体电视机)这种东西是永远不会行的。所以日本人今天能够提供便宜的和节电的机器。自从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机以来比较知道节省能源的消费者要求这种产品。
    在日本这种“我们必须干得更好”的哲学后面有着较深刻的文化原因,这种原因来自日本古老的传统,它在今天的工厂车间里也起作用了。
    在地下资源贫乏的日本,越来越重视从现有的物资中吸取最后一点有用的东西。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日本的生产者非常注意在产品离开工厂之前避免生产中出错和保证产品的绝对可靠性。
    所以日本人用比其西方竞争者大得多的努力来检验质量——而且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从零件到成品都检查。这也说明,为什么西方的彩色电视机的废品额平均比日本的机器高二至四倍。
    如果一位日本电视技术人员请您去看彩色电视机的内部,那末他就会把它同简化的笔划和他的国家的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进行比较。产品越简单,它的元件越少,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少。
    在全世界获得成功的电子消费品是在非常清洁的车间里生产出来的。对于在世界市场上占重要地位的日本彩色显象管的厂商来说,清洁的生产设施意味着灰尘粒子比较少,灰尘粒子可能进入显象管和影响画面清晰度。
    在日本工厂里缺少庞大的质量检验部门可能使外来人惊讶。绝大多数消遣性的电子器材的大厂商很重视让全体职工(从生产线到董事会一级)在开始工作之前首先详细地熟悉企业哲学。而这种训练计划的内容很多是谈对生产成绩的自傲感和企业的高质量水平。于是每一个日本工人,同时也就是生产作业线上的质量检查员。
    每个工人通常终身在其企业中供职,这也有利于日本产品的质量。所以,工人不仅同他的企业而且同他的产品质量都是一致的,保持质量被看作是对个人的要求。
    出人意外的是有迹象表明,西方工人也是能接受日本这种管理方式的。如三洋和松下这样的公司能够这样说,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这种管理方式的那些工厂里,质量和生产率也都提高了。
    至少强调质量部分是因为,日本的厂商在家里必须使这个有一亿一千五百万苛求的顾主的民族满意。普通的日本人喜欢用他购买象彩色电视机、空调设备、汽车等家庭消费品的能力来衡量他的国家战后经济上升情况。人们对商品普遍要求很高,在最小的家庭用具上稍有一丝痕迹就意味着不可出售。
    企图挤入日本市场的外国企业很快就察觉到,当地顾客是多么的苛求。当荷兰的菲利浦公司七十年代初把它的煮咖啡器和电动剃胡刀带到日本市场上时,经理们不得不把质量标准和顾客服务提到高于西方的水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